第23章 太学游(2 / 2)

除了传统的《五经》,太学还增设了《孝经》、《论语》,总共七门课。

徐嘉树稍微想了一下,决定先去《易经》的学派看看。

理由很简单,因为谶纬之说(简单理解为政治预言)的广泛流行,研究《易经》成为了一门显学,朝廷势力最广的袁家,便是以《孟氏易》作为家学。

所以《易经》算是时下的热门专业,师门实力强,到哪里都有师兄弟照拂,这就很对徐嘉树的胃口,毕竟出来混要有势力,要有背景。

一进《易经》所属的校舍,徐嘉树便听到不断传来的争辩之声。

起初他还挺感兴趣,凑到一旁假装看书,实则偷听他们在争论什么东西——“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何解?”

一方说“观乎天文”,就是指近些年灾祸不断,水旱失调,四方蛮族侵扰,这一切都是因为朝中奸臣当道,引得上天震怒,“时变”就要不远了!

另一方就说你不对,还要“观乎人文”,董相国虽然权势熏天,可比起霍光之流还是远远不如,看他最近解除党锢,提拔士人的举动,假以时日,是可以“化成天下”的。

徐嘉树心想:好家伙,同一句卦辞能解读出相反的两种意思,反对董卓的和支持董卓的都能拿来用,真不愧是《易经》。

他这边还在吐槽,两边争论的太学生很快就动手扭打在一起,一群儒生哪会打架,一通乱战下来,最终以倒董派人多势众而获胜。

果然,批判的武器终究替代不了武器的批判。

经此一役,徐嘉树对于谶纬的兴趣算是消散了大半——跟这群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搞好经学呢?

袁术就是信了那句“代汉者当涂高也”,率先称帝做了出头鸟,结果直接众叛亲离,这种东西只适合做胜利的点缀,不适合当成进攻的冲锋号。

他迈着步子远离战场,开始在太学内各个校舍四处闲逛。

《尚书》虽然相传是圣人亲自修订,可里面的内容即使对于孔子本人来说,也实在是有些遥远,最古老的篇目《尧典》直接追溯到上古圣王,充满着神秘色彩。

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学《尚书》的太学生不管年纪大小,都透露出一股老学究气质,言必称三皇五帝,说话的时候不引用几句就浑身难受似的,徐嘉树表示不太想学。

《春秋》也是显学之一,里面的学生安静沉稳,动不动就眉头紧锁,眼睛盯着书一直看,试图从孔子短短几个字中看出圣人到底藏了多少没说的微言大义,徐嘉树不敢打扰人家,直接溜了。

除此之外,学《礼记》的太拘谨死板,学《诗经》的太放荡不羁,学《孝经》的苦大仇深,都不是背书的好场所,于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论语》。

这里的人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他超喜欢在里面。

正当徐嘉树憧憬着什么时候能和同窗们一起“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没过多久,蔡邕传来了一句话。

“你小子直接当五经博士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