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曹操与刘易有一个君子约定,谁先进占洛阳,谁便可据洛阳,迟到的,不可与之再起战端。也就是说,谁先进洛阳,谁便得洛阳。
但是,他的探子却送来急报,说刘易大军突然出现在洛阳附近,击败了几万董卓军士,并夺得了董卓的一个藏粮洞,获得了大量的粮草。
曹操毕竟也在洛阳经营多年,刘易派黄叙、赵云袭取董卓藏粮洞之事,他的探子也探知了,飞马急报曹操。同时,探子也把董卓在朝中议定了迁都之事报告给曹操,极有可能,明天董卓便会挟帝迁都,离开洛阳。
得知刘易的大军竟然突然到了洛阳附近,得知董卓计划明天便要迁都,曹操岂有不心焦的道理?
他发起檄文讨伐董卓,至今为止,他除了打响了自己的名号之外,还没有得到一些实质性的东西。一座都城,因为与刘易的君子之约而白白的拱手让给刘易的话,他的心里还真的不甘心。
所以,他必不会让刘易先进洛阳,他一定要赶在刘易之前挥军进占洛阳。
虎牢关迟迟攻打不下,如果能够攻下虎牢关的话,从虎牢急行军至洛阳,半天可到,那时候,谁先据洛阳也说不定呢。
可是,急攻了一整天,却硬是没能拿下虎牢关。
曹操不知道,董卓留下留守虎牢关的几千军士,尽是董卓最精锐的死士,这些军士,是最早追随董卓的,忠心忠诚绝对没有问题。董卓为了能够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准备迁都,才会把自己最为亲信的军士留下。这几千军士,就是李傕、郭汜都没有指挥的权力。
曹操觉得不是办法,连夜找到了盟主袁绍,与袁绍商议连夜攻关之事。但是,袁绍却另有说法,说军士攻击了一天,疲劳不能再战。
袁绍可不知道曹操与刘易有君子之约的事,所以,他一点都不急,什么时候破关,他便什么时候率军攻击董卓,至于董卓是否迁都,是否要逃,他的心里真的一点都不在意。袁绍自从做了盟主之后,更加的目空一切了,连要杀董卓为其叔父一家报仇的事都忘了。
曹操又不好与袁绍说明自己与刘易有约,看谁能够先进据洛阳。
所以,他只好郁闷的离开袁绍大营。
回到自己军营,曹操越想便越觉不妥,因为,董卓弄出了这么大的阵势,明天便要迁都了,他一走,刘易的大军正好进占洛阳,而他的大军,此时还被堵在这虎牢关之外,离洛阳还有半日的路程,万一明天还是打不下虎牢关呢?那么他不就是等于失去了与刘易争夺洛阳的可能?这时候,不要说与刘易有君子之约了,哪怕是没有这个约定,洛阳也与他曹操无关了。
曹操一想,自己军队从虎牢关到洛阳,关天功夫便可急行到达,如果现在便出发,明天天一亮便可攻杀到洛阳,虎牢关不通,那么还有别的路啊。虎牢关的大军撤走了,那么别的关隘,大军怕也撤走,如果他连夜偷袭别的关隘,那么岂不是也一样可以打通前往洛阳的通道?嗯……如此一来,明天一早,自己的大军便可直达洛阳城下,可以意想不到的先刘易一步率军进据洛阳。
曹操一念及此,他便坐不住了,当下急令手下诸将,马上连夜领军出发,引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等将,起兵三万,星夜偷袭荥阳。
半夜,曹操大军行进至荥阳城下,准备命军士急登城打开城门。
却不知,荥阳城头上突然点起了无数火把,连城下也突然点起了大火。
曹操定睛一看,心里一寒,差点没有一下子倒裁下马来。
只见关下,列着无数骑兵,曹操率军来到之时一片漆黑,关没有注意到关下有军士列好阵势在等着他,现在大火一起,他才看到。
只见,大军前面,吕布赤马金甲,头戴冲天冠,手提方天画戟,威风凛凛,目光冷峻的静静策骑而立。
原来,这荥阳的守将徐荣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才,他接到了由牛辅代为转达的董卓的解释信,他并没有像一般的将领那般,派出军士四散去抢掠百姓,他反而严令自己部下,不得四出抢掠,违令者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