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开挖运河远不及华夏在那些崇山峻岭上修建万里长城来得艰辛凶险。所以,虽然有不少民夫伤亡,但那些都是因为疾病或是劳累而亡。又或者是被那看监督的掌权者打死。
说这些,而是说,汉军对于埃及以及阿拉伯地区的人来说,本来就是侵略者。汉军驱使他们去开挖苏伊士大运河,他们是极度恐慌的,同样,也是极为不甘心的。他们的反抗意识很严重,消极怠工,不时有暴乱发生。这些,都给汉军带来很大的麻烦。
还有就是,现在的三十来万的汉军,似乎并不足以完全震慑住埃及王朝。
或者说,甘宁与周瑜所率的汉军,他们一来,主要的目的并不是要去消灭攻战埃及地区,二来,他们的确没有直接出兵攻击他们的帝都开罗。所以,哪怕埃及王室已经久闻汉军悍名,但是暂时还不打算就轻易的屈服。
相反,他们反而有点想利用这次机会,完全摆脱罗马帝国的控制,从此真正的再次掘起,重新恢复他们埃及帝国的辉煌。
因此,此际的埃及方面,正在集结军马,准备要对汉军进行打击。事实上,甘宁来到苏伊士之后,就不停的遭受到埃及方面的一些军马的袭扰。为了应付那些攻袭的埃及方面的军马,这是拖慢了苏伊士运河开掘的一个主要因素。
再有,开掘苏伊士大运河也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工程。
因为所掘挖出来的河道,必须得要让汉军的大型战船能够航行才可以。
因此,所挖的运河河深,必须得要有十米以上,若加上一些地势的关系,真正的河深,其实远不止十米的。再加上宽度的问题。
这样一来,就算是想快都快不了。
刘易幸好来了,要不然,估计还不知道要什么进候才可以真正的完成开掘苏伊士大运河的工程,不知道何时才可以连通红海与地中海的航运,不知道何时才可以直接从地中海攻杀到罗马帝国的本土半岛。
对于大工程的开展,其实现在的大汉已经有了许多的经验。并且,大汉所开展的那么多大工程,并没有如古时候的那些时代时期开展的大工程那样,影响到了一个朝代的兴衰成败。
而有些东西,其实是很难说明白的。
只有刘易这样的从后世穿越而来的穿越者,才明白其中的一些利害关系,也才能够可以理清其中的利弊并系。才可以在不伤其国运、不会弄到天怨人怒、不会劳民伤财的情况之下,顺利的开展一些大工程。
而在这个古时代,所谓的大工程,其实就是建城、修路、挖掘运河、开矿等等。在这个没有重型机械,纯靠人力来干的时代。只有刘易才能明白到要如何才可以顺利又快速的推进这些大工程的顺利进行。
说白了,就是人文关系。
要明白到这个时代,某个地区的民众,他们需要什么,想得到什么,害怕什么,恐慌什么。如此,才能因利制导,引导那些民众甘愿被利用。
像现在,在这苏伊士,汉军要如何做才可以让那些埃及人、阿拉伯人愿意为汉军所用,甘愿为汉军卖力?
甘宁也好,周瑜也好,他们其实都没有抓住其中的一个关键点。
或许,他们都有点操之过急,因而反而有点欲速则不达。
而这个关键点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埃及王朝的法老王。
只要摆平了埃及王朝现任的法老王,那么许多问题就可以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而摆平埃及法老王,其实也并非就仅仅只有消灭了埃及王朝才可以的。
适当的时候,可以通过外交手段,可威逼利诱。
其实,从一开始,大汉征服世界开始,就并不是说要见谁灭谁。除了刘易决心要灭了倭国之外,别的帝国,其实并不一定说都要灭掉。
举个例子说,贵霜帝国,假如说,当时的韦苏提婆,他能够识时务的,看到汉军大军杀到,他马上投降,愿意按大汉的要求,交出军政大权,其帝国称号取消,将其国领土归为大汉帝国的一部份。那么他的命运可能是另外的一个样,韦苏提婆也根本不用死。
别说什么的民族节气,国家荣耀什么的。在这个古时代,尤其是在他们的西方世界,这些观念还很薄弱的。
韦苏提婆只是不舍得放下他的王权罢了。
但想想,韦苏提婆与他的岳父毕克特,又有什么太大的分别?毕克特在贵霜帝国的身份地位,也仅仅是在韦苏提婆之下,人家为什么就愿意归顺了大汉?
而毕克特归顺了大汉之后,现在的身份地位难道会比他原来的差?所获得的东西又会比原来的差?假如韦苏提婆愿意归顺,真正的臣服于刘易,那么刘易也不会真的杀了他,哪怕不太放心让他继续执掌贵霜帝国的权力,但也一样会让他过着不比他以往差的富贵生活。
大汉帝国的强大,以及大汉文化的极强同化性,刘易根本就不惧这些归顺了大汉的西方世界的当权者还会有复起的机会。
只要大汉对他们的地方进行了统治,汉人文化的侵蚀,让他们深切的感受到了在大汉统治之下的美好,那么他们又岂会为了一个所谓的民族节气以及稀薄的国家荣誉感而去坚持他们的民族独立性?
可以这么说,那些当权者,他们所在乎的,无非就是醉生梦死的生活,在乎的是财富,在乎的就是那一点虚荣的高高在上的那种感觉。
从金字塔的顶端下来,他们不适应,不习惯不甘心成为人下之人。所以,他们才会宁死也不愿归降大汉。
但实际上,他们才不会在乎自己的民族人的死活。(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