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益州平叛(一)(1 / 2)

三国小驸马 墨柱 1546 字 4个月前

高定原在益州任职,借职务之便,贪墨汉军衣甲三千余套,长枪、弓箭无数,其族精兵三千,还有数万壮丁,此时准备完毕,准备就近奇袭漏江县城,抢夺武库兵甲武装族人。

高定族中勇将鄂焕,原是夷奴,自小跟随高定左右,身长九尺,面貌丑恶,使一枝方天戟,有万夫不当之勇,此时正率领前锋向漏江县城急行。忽有斥侯来报,道:“前方官路有汉军军卡,阻断道路。”

鄂焕跟随高定走南闯北,见多识多,闻言大惊,连忙打发左右急报高定,命令部下于路旁就地歇息,策马上前观察。只见前方一队汉卒就路设卡,路旁已经立好军营,军营门口挑着一杆大旗,上书一个大大的“陈”字,又有一面稍小的旗帜,上书一个“李”字。鄂焕见识不凡,一见便知此是益州兵曹营将陈武部下,鄂焕此行本想突袭漏江,若是与此路兵马发生战事,战前计划便须做出改变。

鄂焕不能自决,只能静候高定决断。鄂焕这边停下行军,汉军已经得到消息,汉军斥侯潜上前去,将来敌具体情况探听明白,急赴军营报告。在此地设卡者是校尉李应,部下六百人马,听说敌军人多势众,不敢怠慢,急忙集合全军,于路摆好军阵,又使人急报陈武。

李应选择设卡之地,是蛮兵必经之路,地形险要,虽然兵少,但是足以抵挡一会。待高定拍马赶到之时,李应部已经做好万全准备,要想从此地经过,唯有强攻一途。高定自幼读过兵书,远远观察一番,谓鄂焕道:“汉卒将才无数,一个小小校尉,短时间内能做出如此安排,足可独当一面。事已至此,欲罢不能,鄂焕只管统兵进攻。”

高定曾任太守,知晓汉军弓驽厉害,准备了不少铁质和巨木盾,携带时甚费力气,此时却派上了立场。只见盾兵排起盾阵,开始向前移动,后面长枪手和朴刀手跟在其后。

李应仔细观察逐渐上前的蛮兵进入射程,并未命令弓驽手放箭,悄声向随军情报官说了几句。情报官疾快回营,不一会,随他过来一队精锐健卒,衣着与益州兵马稍有不同,正是姜述直管的掷弹手。

汉军之中有四个兵种,主将并无管辖权力,一是军功体系,军功统、军功记、军功督察等,隶属军功司管理。二是炮兵体系,士兵皆是正宗汉兵,出身皆是良家,直属姜述管辖。三是情报体系,情报官皆属情报司管理。四是新兵种掷弹兵,士兵皆是青州籍人,日常训练与日常汉卒不同,自成体系,隶属姜信管理。

掷弹手、炮兵在益州兵曹各营皆有编制,其中炮兵一营,掷弹手一营,火炮、炮弹皆笨重之物,往来全部依仗后勤,因为行程极慢,至今尚未送到。掷弹手皆配有双马,一马载人,一马载物,行动甚是轻便,此次随同李严一同赶来,分配到各部配合作战。

掷弹手小队长名叫江小河,是东莱江四海的族人,国学毕业后分至掷弹手营。江小河贫苦人家出身,学习训练十分刻苦,因为成绩突出接连升任。李应方才召集部下之时,李应向情报官了解情况,知晓目前以寡击众,只能固守以待援兵。想在这险峻之处破关而入,只能凭借密集阵法,以人海战术取胜。而应付密集阵法最有效地手段,除了弓驽,便是炮弹和手榴弹。

手榴弹是长山军事要塞研究而成,与后世手榴弹相比,显得十分笨重,威力也远远不及,但在汉代来说,这种手榴弹已经是神兵利器,远非寻常百姓所能想象。

江小河早已计量好掷弹位置,问李应要了一队盾兵衞护,让部下运送手榴弹过去,此时见蛮人逐渐攻上,连忙引领部下来到预定位置。掷弹手阵地位于路侧小丘之上,巧妙的融入李应组成的防御阵式之中。

江小河目测敌军已经进入掷弹范围,下令道:“全部掷弹手都有,从左到右分为十个区域,各依日常训练,划区试掷。”

这一队掷弹手只有五十人,五十颗手榴弹猛然抛出,在这偌大的战场上如同射了五十箭一样普通,但是效果却截然不同,只听一连串爆炸巨声传来,五十颗手榴弹在蛮兵人群内爆炸,顿时血肉横飞。

要说这五十颗手榴弹的威力其实不大,杀伤敌军不足百人,但是场面看起来十分惊人,一时间烟雾弥漫,残躯断肢四飞,让进攻的蛮兵感受到强烈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