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击杀两名异族人!(2 / 2)

三国小驸马 墨柱 1580 字 7个月前

黄发人是西方一个门派的长老,一身艺业不俗,红发人不知黄发人伤在暗器之下,以为唐三足三招两式取了黄发人的性命,自知比黄发人武艺差得很远,当下不敢上前,拔腿就跑,脚下生风一般,向来路方向疾奔。

唐三足心思反正已经杀了一人,多杀一人少杀一人都是一样,当下施展身法,在红发人身后紧追不放。红发人拼命逃跑,又熟悉地形,唐三足虽然运起身法,但追到二三丈距离时,却始终没有办法抓住对方。

唐三足本想擒过这人逼问口供,不料上到高外,打眼向下一看,正好瞧见那边山路上露出几个人影,当下掏出暗器,疾快地向前扔去。三枚飞刀无一落空,一枚击中红发人后背,一枚击在他的屁股上,还有一枚击中此人左小腿。这人发出一声惨呼,立即扑倒在地,唐三足疾步上前,先将红发人身上的东西搜出,然后将他扛到旁边山林丛中藏好,取出飞刀,用剑伪造了几个伤口,随后回到红发人扑倒处,挖些土掩盖血迹。所幸血迹不多,唐三足做这些事情很在行,很快料理好现场。

唐三足做完这些事情,往那边路上看时,有人已经搜近前来,当下藉着山林隐藏,往来处疾奔。唐三足先寻到马匹,想了想,搜出黄发人身上的东西,拿剑在他小腹伤口处狠狠戳了一下,这才将黄发人扔在山林茂盛处。唐三足扭头见地下血迹太多,不好伪装,想了想,用黄发人的短刃,狠心将马杀了,用以遮掩地上的血迹。

做完这些事情,唐三足坐在旁边歇息一会,思索再无遗漏,将东西打成一个包裹,徒步向附近一处水源地走去。找到水源以后,唐三足先喝些清水,又在水囊里加满水,这才脱下身上血衣,就近寻个地方埋下,从包裹里寻身干净衣服换上,这才打量四周,计划今天在此过夜。

先不说唐三足这边的事情,再说姜靖前期诸事不顺,自从遇刺以后,黄猛出逃,国内连续发生几件天灾,先是夷州地震,随后是南州海啸,接着是贵州水灾。所幸帝国物资充裕,物流发达,灾区文武带领灾民努力自救,周边驻军将领全力支援,这些灾情有惊无险地度过,百姓伤亡不多。

相对黄猛案来讲,这些灾情虽然不小,但是并没有影响姜靖多少精力。与姜靖斗法的除了黄猛,还有以卢家、李家为首的诸多世家,姜靖在全力缉捕黄猛的同时,卢毓在京城又折腾出一件大事,事关编史官员的问题。

所谓史官,现代人看来没有什么,现代诸多研究历史的机构,应该都是清水衙门。但在爱惜名声的古代,史官虽然油水不多,却是世家一直控制的部门。大家纵观历史,曹操为何是奸臣?刘关张为何是正面人物?真正的历史究竟怎么样,事隔多年以后很难查证,盖棺论定的权力把握在谁的手中?其实是在史官手中,记录历史史实的权力,其实变相地把持在世家手中。

史官是世袭制,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家族原先就是史官,东西汉更替时,史官有两个重要家族,一是卢姓,一是郑姓。自从东汉初年至今,卢姓和郑姓大多时候轮流担任东汉太史令,掌控治史。随着年代久远,卢姓、郑姓两个史官家族距离主支渐远,成为两大姓在洛阳相对独立的一个分支。

朝廷九卿之首是太常,太常属下排名第一的属司就是太史。主掌太史的正官名叫太史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掌管天时,星历。副职为太史丞,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辅佐太史令。太史属下又分侍诏、治历、掌故、大典星、望气佐、明堂丞、灵台丞、灵台侍诏等。这些官吏大都是秩俸二百石的小官,侍诏分管星历,龟卜,请雨事。治历分管历法。掌故主要负责记事,指导国家祭祀,丧娶事。大典星主要掌管星历。望气佐主要负责望气。明堂丞主要掌守明堂。灵台丞主要掌守灵台。灵台侍诏,分掌星,日,天象,锺律之事。

细看太史属下官吏诸分工,就明白太史这个部门分管什么,天时、星历、历法、记事、望气等。姜述建立新朝以来,头一件大事是定标准,先是度量衡,其次是金融制度,即金银铜等兑换比例等货币制度,其三修订的就是历法。所谓历法,姜述并不是盲目将农历改为公元历,因为时至现在农历也是极为科学的,何必换成别的?姜述重视历法的原因不在于历法本身,其实是藉着历法或星历,加强天文方面的研究。所以不久以后,太史属下的治历、大典星、望气佐,就换成了学习格物的国学弟子。

研究格物的国学弟子跟传统的这些望气师、占卜师不一样,不是死记硬背,拿着古人流传下来的古书死套,而是根据格物原理,对相关事物进行科学的解释,两相比较之下,这些望气师和占卜师甘拜下风,狼狈地败退下来。随着格物学的发展蒸蒸日上,国学弟子大批量进入太史衙门,乃至太史属下的侍诏、明堂丞、灵台丞、灵台侍诏也都换上了国学弟子。此时偌大的太史属下,只余太史令郑金、太史丞卢扬、掌故李泊是世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