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田地也分三六九等,刚开发出来的田地不值钱,毕竟没什么肥力。
可到底是自己的田地,所以百姓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用河泥和草木灰什么的,一点点把它的肥力提升起来。
也唯有这样的田地,才会引起世家豪族的觊觎,从而想办法兼并过来。
草木灰和粪肥被证明有用,百姓自然自发去做。
为了攒粪肥,各县甚至在城内修了公共厕所,定期有百姓过去清理,夤夜拉出城外,到固定的地点进行沤肥。
“今年各地怕的要丰收,可武威张家那边,大概要不高兴了。”邹玉提醒道。
毕竟垄断凉州的粮食买卖,之前多少囤了一些粮食,就打算慢慢高价出售。
可现在大批廉价的麦子上市,一下子把价格打落下来。
之前花‘高价’收购的粮食,岂非要砸在自己的手里?
“问题凉州这边能有多少耕地?”张和摇了摇头。
不少地方都被迫开梯田了,平原本来就少,产出的粮食也就有限。
只能说就算把凉州都合理开发出来,粮食也只是勉强凉州各郡正常用度,打仗可能就会面临粮食不足的问题,大概率还要从京兆地区进口。
作为代价,把胡人那边收购过来的牛羊马匹卖过去,当然还有各种皮货。
大概也因为凉州成了牛羊马匹的集散地,于是关东,河北和江南接触到的这种马,明明产自羌胡,却被认为是凉州马。
“粮食的问题只是借口,具体原因,夫君应该清楚。”邹玉提醒道。
张和看了看邹玉,自然是明白的。
人家的婚约者被自己撬了,换了任何一个男人都忍不了!
“可他能对我怎么样?”张和冷笑。
张济如今不过是牛辅的部将,也就是与董卓之间,还隔了个牛辅。
但凡他真的那么重要,那么也应该是董卓的直系部将,比如李傕和华雄什么的。
由此不难看出,董卓真就不怎么重视张济。
说到底,别看张家垄断凉州的粮食贸易。
可凉州最大的粮食产地,不是武威,而是武都!
武都的粮食产出,大概能占凉州的三成,甚至是五成的份额。
董卓只需要把运输渠道断开,就能轻松就能打破张家的垄断。
不如说如今张家还能垄断凉州的粮食,只因为张济是牛辅的部将。
“他或许不行,可有意见的豪族其实也不少……”邹玉提醒道,“不少人都打算趁着这机会,操控粮食的价格,来小赚一笔,可更多是逼迫百姓借贷,从而逼他们成为佃农。”
懂了,自己的行为,导致许多人的小算盘给毁掉了。
也就是说,自己不知不觉就得罪凉州一大批的世家豪族……
问题特么的你们标榜耕读传家,修桥铺路大善人,却行侵吞国家利益,行违法之事。
老子遏制这个行为,结果还能恨上老子?
对,自己的确破坏固有的潜规则,可问题以后刘备可是要割据凉州的。
有人侵吞国家的理由,就是侵害到刘备的利益,四舍五入也就侵害张和的利益。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都往死里整!
说到底,也不能真给这些豪族拿捏粮价,否则以后刘备的军粮供应怎么办?
“正好,够时间上衙了!”张和算了算时间,起身离开。
要说怎么好好修理修理这些豪族,当然是去衙门找贾诩参谋参谋!
近现代有种叫做口蘑的蘑菇,因为非常的鲜美,所以各地都有大量采购。在人工栽培普及之前,基本都是在张家口进行采购,所以叫做口蘑。可其实口蘑产自内蒙古,只是在张家口集散。
所以我觉得,凉州马是在凉州集散销售,所以被叫做凉州马。毕竟凉州的环境,养马和跑马都不太合适的样子……
比起经商,豪族们自然更喜欢通过操控粮价和放高利贷,来不断兼并土地,逼迫自耕农成为家奴。这样不仅更稳妥,也可以标榜耕读传家。
商贾嘛,大多都是奸诈之辈,名声不太好。
再适当修桥铺路,养名说到底就那么一回事。
说到底,修桥铺路的那些钱,还不是来自那些佃农和百姓?
只是大家就算知道还不好说破,不戳破好歹有人修桥铺路。戳破人家不装了,那可什么实惠都没了。要说古代人蠢,有时候未必如此。既然没办法反抗,非要戳破的人,要么另有所图,要么就是蠢。
问题刘备以后以凉州为据点割据,有人这样侵害他的利益,张和自然要管。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