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始末(2 / 2)

不管怎么说,董卓都是大汉的将军。

主要是他朝中有人,听说势力还很大,若因此针对大哥,那么也很麻烦。

最近关羽一直在看书,知道越多,顾虑反而越多。

有时候他也不明白,继续看书是对是错。

突然有些明白,为什么五弟不喜欢看书,懂得越多越觉得自己渺小,顾虑也越多。

关羽决定,除了兵法韬略,以及《春秋》之外,其他就不看了!

“军师,现在这情况,当如何?”关羽看向沮授。

“董卓暂时针对不了,但若叛军杀来,倒是可以针对……”沮授当即说出自己的想法。

后来就简单了,无非是关羽和张飞埋伏在临羌县,而太史慈与张郃埋伏在安夷县。

不出沮授所料,敌军轻松杀入边关,后来检查,发现大门又被人做了手脚。

若是当时他们镇守在那里,那么很大概率会在半夜被他们突袭成功。

可他们在临羌埋伏,韩遂和马腾冲入关中,自然什么都没发现。

继续向前推进,抵达临羌县的时候,关羽和张飞骤然杀出。

阎行和马腾率部迎战,结果阎行被张飞三招以内俘虏,马腾被击落马下,却因为马超前来救援,好歹狼狈逃窜。

一番冲杀治下,叛军溃不成军,勉强逃到安夷,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太史慈与张郃骤然杀出。

韩遂在乱军之中,被太史慈一箭射杀。

马腾被张郃包围之后,选择投降。

一场战斗就这样结束,此战杀敌三千余,俘虏近万。

俘虏敌将马腾和阎行,中级军官侯选、程银、李堪、成宜、杨秋。

还有马超,马铁,马休,马岱和庞德几个小将。

击杀主将韩遂,部将梁兴、马玩和张横。

俘虏马腾和韩遂家眷,其中还有马腾最小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听到这个战报,张和都直呼好家伙,未来凉州两大势力,算是彻底完了。

不过也正常,刘备都要割据凉州,怎么可能还允许这两个大势力继续割据。

就是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刘备拿不定主意,按说最好还是全部送去洛阳,毕竟都是战功。

从叛乱开始,他们的下场已经很明白——夷三族!

“大哥,那马腾乃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叛乱可能有些内情。”张和不得不找到刘备,否则马腾一家真被送去洛阳,大概也难逃一死。

要说马援之后,命也是完全不同。

有一脉继续继承马援的荣耀,那便是马岱这一脉。

有一脉却卷入窦宪案,从而没落下来,便是马腾这一脉。

“给他个机会自辩清白!”刘备看了看张和,最后回了句。

在他看来既然是马援之后,那么更不应该造反,这不是给他们先祖抹黑吗?

询问一下,才知道是被韩遂牵连,可马超的行为也不可取。

刘备很纠结,到底要不要公事公办。

“要不这样,马腾这一部,编入垦殖军团,劳改五年。若表现良好,则编入军中?”张和提议。

刘备想了想,最后同意这提议。

韩遂部扣除候选、程银和杨秋外,其他则都给送去洛阳了。

八健将也只有候选,程银和杨秋最后投降曹操,其中杨秋在曹魏多有贡献,倒是个二线的优秀人才,其他两个算附带。

阎行要说也是人才,可刘备大概觉得他是韩遂女婿,不爽,张和也没办法。

别看刘备从谏如流,这货烈起来诸葛亮的话都不听。

要说人格缺陷也很明显,不过人格魅力更突出,只能那么说。

父亲没有出仕,从小甚至织席贩履,这背景走到这一步,多少会有些市井风气,缺乏点世家豪族子弟的气度。可若非如此,大概他也不能一路走到最后。

马腾这一脉,不知道是不是被窦宪案牵扯,反正都挺惨的。

他父亲当过官,只是很快被免职。没钱,只能娶羌女为妻,所以马腾理论上有羌人血统。同时马腾又没钱,娶羌女为妻,所以马超等人,基本也有四分之三的羌人血统……

不过比起血统,马超羌人化的程度更高,大概也和马腾长期和羌人混在一起的原因。

所以现在把他留在汉地,多接受些汉文化熏陶,或许还有救。

毕竟大孝子还没有真正变成大孝子,那还有修改人设的可能性。只是人设变了,你们不能吐槽我。到底是五虎将之一,也不想便宜别人。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