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情况不对(2 / 2)

太行山是他们的地盘,若是他们要造反,尹奉也只能放弃太行山,退守沾县。

“前线情况怎么样了?”送走吴懿的信使,张和少不得回头关注太史慈这边。

随着距离越来越远,换马不换人也需要三个时辰左右,才能传递一次消息。

信鸽体系还没有建立,情报的传递是个很大的问题。

“暂时还没有消息传回!”随军长史回道。

双方似乎已经在邯郸城外相遇,并且开始结阵。

从上次汇报过来的消息,袁军通过一次次关卡的战败,弄明白太史慈部的进攻模式。

于是成功建造出名为盾车的防御武器,在防御投石车和弩车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同时可以掩护本部士卒向前,弓弩在这些盾车方阵面前,也变得很被动。

尤其盾牌前面还有尖刺,也就是说这盾车还起到拒马的效果,骑兵的冲锋也会受阻。

张和隐约记得,盾车好像是明末满人发明的。

用厚木板包覆牛皮、铁皮复合而成。

这样制成的楯车“小砖石击之不动,大砖石击之滚下,柴火掷之不焚”,具有较强的防御力。

大概是被自己这边的攻城器械打得没脾气,居然是逼得袁绍提前把这玩意发明出来。

以盾车在前,士卒躲藏在后面,借助人力和地力进行防御。

不能说有效防御弩车和投石车,防弓弩却是没有问题的。

正是这种盾车投入战场,在没有有效突破的办法之前,不好随便进攻。

对方只要稍微变阵,这盾车阵就能结成一个简陋的营寨,让人无法轻易靠近。

又可以通过变阵,来引导敌军士卒的前进,除非他们无视这些盾车,直接翻越过去。

不过基本这样做的士卒,会被突刺而来的长枪刺死。

从两辆盾车中间传过去,那么就会被左右两侧的敌军包夹而死。

唯一的出路,就是从左右两侧包夹过去。

于是刚刚绕过去会发现,两侧会有大量的弓弩手。

刚过去,箭如雨下,转眼覆盖自己这边。

自己这边,弓弩则很受限制,尤其是弩矢,抛射可能还有些效果,不过看不到盾车后面的敌军,这意味着很难瞄准。

就是不适应这种打法,太史慈暂时和袁绍本部僵持下来。

袁绍那边也不轻松,就算有盾车,可论士卒的精锐,以及将领的优秀程度,太史慈这边远胜他。

“不对啊!”张和突然意识到什么,“袁绍麾下还有高览和颜良两名大将,他们没有出战?”

尤其是麴义,他麾下的先登死士可不是强弩手而已。

攻城略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更别说从以前收集到的情报来看,河北四庭柱,少了张郃,于是把麴义补充进去。

扣除高览,颜良,文丑和麴义这四庭之外,还有韩琼这正梁柱。

结果这四个大将,居然没有出现在正面战场,总不能是袁绍怕他们阵亡,故意不让他们出战?

至少四五千大军,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果不其然,过了两三天左右,吴懿发来急件。

说是尹奉派人来求援,言敌军突然从上艾杀了过来,如今正在太行山与尹奉部交战。

吴懿奉命镇守沾县,更知道沾县的重要,所以要不要去支援,他拿不准主意。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三十六计看来真就被大家研究透了。”张和感慨。

无奈之下,只能向太史慈汇报,让他派人过来接管这边的防务,自己准备过去支援。

白天出去家庭聚餐,下午四点回到小睡一会,六点开始码,算上早上码的一章,好歹搞定今天的部分。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