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朗此人刚入袁术军中之事性格跳脱,年轻冲动鲁莽,但经过这几年为官,向袁涣等人学习后,眼界拓宽,开始变得稳重,所以袁术才任命他为功曹从事。当然袁术任向朗为功曹从事也是有其他目的的。
向朗可是司马徽的学生,司马徽交由广阔,与很多名士是好友,由向朗出面征召贤才,极有可能得到这些名士学生们的认同。
向朗接到袁术的政令后,依着袁术的目的,经过细致考虑,终于制定出了扬州的人才政策。首先是人才的选拔机制,除却举荐一途外,增设考举部。考举部每个县都设立,专门收拢那些自任有才能但达不到举孝廉标准的人投书备案。每个读书人都可投书,投书每三月一评,由该部门当场考举,考举通过后进行新一轮的专业测试,测试过后就是举荐。这些人必须获得一地至少5个族老的评价与担保才能正式入职,当然这些人任职的也只能是郡县小吏与举孝廉的人有天壤之别的待遇,另外投书考举了就不能举孝廉,这样便封住了世家的口,也避免了世家的垄断。
除却对治下实行靠查举并行的人才措施外,向朗为外州才子增设了招贤馆。招贤馆的做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就是宣传扬州的人才招聘信息,吸引那些外州已经是孝廉,但未能获得官职的才俊到扬州为官,待遇与扬州孝廉相同;第二个就是吸引那些外州贤才到扬州进行考举,当然这些贤才与扬州本地人不同,他们考举后不满意的还可以回本州等待孝廉举荐。
说起来看着似乎外州才子在人才战略上比较占优势,但是其实不然。扬州子弟考举后除非自我要求,都能在扬州为官,外州子弟除了特别优秀之人则必须前往扬州南部与胶州等地。
向朗的这套人才策略对当下的扬州来说已经非常之好了。这种举荐与考举并行的策略即可避免敌方细作打入扬州行政阶级,刷掉那些有名无实之人外,还能缓解世家子弟与寒门士子的冲突关系,而且能够逐渐降低扬州对世家的依赖,等以后底层的寒门士子成长起来后,打破世家控制入仕道路的格局,扬州就可以举行科举制度了。
为了尽快补充人才,袁术不仅使用了向朗等人的策略,他自己也依着自身名望,向关系不太僵硬的豫州刺史孔伷、徐州刺史陶谦、荆州刺史刘表等周边刺史写信求助,同时私下密信那些关系较好的太守,加上明面上的以袁逢、马日磾、蔡邕几人名义写的全国传书,多管齐下求取贤才。
当然,袁术也没忘记自己老爸的能量。袁逢的名望不是袁术能比的,原先与袁术不对头的庐江太守陆康经过袁逢、马日磾劝说,自己卸去官职回了吴郡,他的职位由后面从长安跑出来的华歆代替,华歆此人聪慧至极,见扬州已经被袁术控制死,二话不说就投靠了袁术。
知道家中几个老人的厉害,袁术从南方搜刮了许多的猴儿酒,择精品,恬着老脸跑到三个老头府里纠缠不休,耐不住袁术的软刀子,袁逢几人只得帮袁术写信给相熟的大族族长,征召世家才俊。
文职类的人才策略完成后,袁术也没忘记武职。不过武职作为另外一个部分,袁术并未将这个工作归到向朗的手下,而是令新任兵曹从事郭嘉主持。
军队的人才选拔非常简单粗暴,只是分为两种。一种就是武艺考核,求取的是那些武艺高超的将才,另外一种就是指挥军官。
这些人才的招收都是在各地军营驻地,由军中的武官考核,由军中的文官监督点评,最后集中到最上面,由郭嘉自己主持考察,最后的任命则由郭嘉拟定后交由袁术查看实行。(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