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峰向波才行了一礼:“那渠帅就恕我无礼了!其实,在我看来,我曾经告诉渠帅的那句话‘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才是一切的核心。这其中最大的错误就来自于大贤良师。”
“大贤良师?”波才好似来了兴趣,才嘴里重复了一遍。
“是的,大贤良师!首先,起事之处就是匆匆忙忙,所有地方都准备不足,最多只能在局部战场上产生一时的进展,而不能相互呼应,在战局的部署上首先就露出了失败的迹象。第二,我们的人才实在是太少了,特别是能稳定地方的人才,导致我们只能进行流寇作战,不知建设,只知破坏,最终是得不到人支持的。最后,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大贤良师起事的时候只喊出了那么一个空泛的口号,而没有一个纲领,这才是我们注定失败的原因。”
波才倒是用心听了:“我承认,前两点你说的都有理,但那些都是有着一些客观原因。至于最后一点,我不明白你的意思,一个纲领有那么重要吗?”
“当然,甚至可以说,纲领才是一切的根本。有了一个正确的纲领,其实前面两个问题都可以解决。”
“什么样的的纲领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渠帅以为我们为什么要反?”
“当然是陛下昏庸无道,各种苛捐杂税,我们是在是活不下了,这才反的。”
“那渠帅以为跟着我们起事的又都是什么人吗?”
波才皱了皱眉头,才说到:“刨除少部分投机的人,大部分都是一些衣食无着的百姓。”
“那渠帅以为这些衣食无着的百姓又以什么居多吗?”
“当然大部分是失去土地给别人当差的佃农和一些虽然有土地,但是不足以养活全家的农民。”
“那渠帅以为这天下是农民佃农多,还是士族豪强多?”
“那当然是农民和佃农居多。”波才这次好不犹豫的回答了。
张峰抚掌大叹:“这么简单的道理渠帅都明白,为什么大贤良师就不明白呢?”
波才倒是还是一脸疑惑:“我还是不明白你想说的是什么,那些佃农农民哪来那么大力量?”
张峰倒是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话题一转:“渠帅想必还对长社城外那场大火记忆犹新吧!不过是那么柔弱的茅草,最初不过是几颗火星,最后却形成了那么一场毁天灭地的大火。这不和这些农民和佃农的情况很像吗?”
“你是说……”
“不错,当我们起事之初,注定不可能得到那些士族豪强的支持。渠帅,你要清楚,组成整个汉朝的基石就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士族豪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大贤良师想要推翻汉庭,就是动了他们的利益,怎么会有人支持我们。不然渠帅以为汉庭的党锢之祸为什么那么快就结束了,在面对外部的威胁时,内部的纷争自然就会顺势停止,一致对外,将我们踢出这个权利的游戏。而我们又做了什么呢?一方面不切实际的讨好汉庭的一些上层,妄图得到他们的支持。一方面起事之时,我们黄巾的军纪就开始大肆的败坏,裹挟、烧杀抢掠是从来不曾少的。而且进攻的都是以城池为主,那是士卒豪强的核心利益区,也是士族豪强力量最强大的地方,对广大有可能支持我们的乡村却放任不管。渠帅不觉得我们越是后来在百姓中得到的支持就越来越小。两面都没有讨好,这不是自废根基吗?”
波才沉思了一会才说:“你这么一说还确实如此,刚开始起事时,还有不少百姓主动来投或是给我们带路什么的。后来看到我们进村时除了那些老的跑不动的都一逃而光,我们对汉军的消息也越来越滞后。既然你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解决我们现在的困境?”
“那渠帅以为要取得这些佃农和农民的支持需要付出什么代价?”(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