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2 / 2)

黄忠点头道:“没错,主公。而且好像那些破城的鲜卑大军因为主公率军抵挡,致使玄菟、辽东久攻不下,又增援了过来。”

“难怪了!”公孙度呢喃道,“之前眼看着鲜卑攻城的大军死伤殆尽,却又突然出现了数千人马,围攻候城不断,原来是这样!真是……”

摇摇头,公孙度看向黄忠,又道:“还要多谢汉升,若不然某还不知道此消息,致使判断出错,一个不慎导致玄菟或者辽东步那昌黎、右北平二郡的后尘。”

黄忠惶恐道:“主公言重了,此乃忠分内之事。”

公孙度摆摆手制止了他后边的话,道:“此事某自有定断,该你的功劳就是你的功劳,跑不掉也推不掉。”

“谢主公!”黄忠点点头,没有再推辞,转而说道:“忠在城外不远碰到了一股自称从高句骊城来的士兵,约五百人。”

公孙度眉头一皱,道:“对方可有说是何人所派?”

“有,徐都尉。”黄忠回道。

公孙度松了口气,道:“那就没错了,镇守高句骊城的正是徐荣,官职右都尉。”

“他们为何来此?”顿了顿,公孙度又问道。

黄忠一拍脑袋,叫道:“险些误了大事儿了,他们告诉忠,现在高句骊,以及其余各城均被大军围困,只能勉强僵持,若是等其他郡县战事结束,鲜卑必定会另调大军来援,到时候难免城破人亡。是以,徐都尉派出一曲人马,希望能相助主公打破僵局。”

公孙度闻言一惊,接着却是满脸的苦涩。要打破僵局谈何容易,以候城现在这点残兵,哪怕在加上城外的五百援兵,守城或许尚可,但要与之一战,甚至击破,难难难!

要是没有昌黎二郡的鲜卑大军,公孙度或许还能调动辽隊、襄平等城的守军来个逐个击破,但是现在鲜卑大军攻打大汉边郡的兵力有三四个郡的兵力,加起来就算没有七八万,怎么也有五六万,都集中到了他这里,如何能抗?

若不是先前攻城损失了不少,等到现在一起来攻的话,或许城池早破了。

黄忠见公孙度久久无言,起身高声道:“忠愿为主公分忧!”

“且坐!”公孙度摇头回道,“此事当从长计议,若是贸然而动,难保不会中了鲜卑的奸计。”

黄忠依言坐下,却道:“主公,小心夜长梦多啊!”

“是啊,夜长梦多!”公孙度陡然醒悟。依照历史上的情形看,此次檀石槐率军南下是失败的,但也是成功。

说他失败,是因为最后他还是退走了。

说他成功,是因为虽然退了,但还是打破了城池,劫掠了无数财物、人口,为来年一举拿下大汉边郡奠定了基础。

现在他所在的候城,包括玄菟和辽东在内,就像出头的橼,必然为檀石槐所嫉。哪怕大汉出兵时候他暂时退去,难保不会在此之前先除了他。

“可知朝廷是否已经出兵?”鲜卑大军的围城,让公孙度暂时成了瞎子,不过黄忠从中原而来,或许能得到些消息。

黄忠想了想,摇头道:“忠离开冀州,进入幽州之前,尚未听闻朝廷有出兵的迹象。”

公孙度眉头不由一皱,暗道:难道子纲出了意外?

按理说,依照公孙度的吩咐,大半个月过去,张纮应该早就赶到了洛阳才是。既然到了洛阳,那为何没有半点出兵的迹象呢?总不能有他的书信还见不到他的父亲吧?又总不能他父亲见了书信却还无动于衷吧?

唯一的解释,那就是张纮出事了。

以现今天下盗匪四起,寻常人都不敢远行的情况来看,并非没有可能啊!

只是朝廷边郡虽然守备松弛,但传个消息还不至于不行。那朝廷也应该已经得到了消息,为何也还是没有动静呢?

不解!

大大的不解!

喜欢三国之公孙大帝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公孙大帝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