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东沓 沓氏与三山(2 / 2)

魏攸却心知公孙度是听到心里去了的,又继续道:“不过,只要能上岛,对方基本就没多少反抗之力了,因为他们并没有城池,而是以村寨的形势存在。三山约有近百村寨,大则上万人,小则百余人,多数在千人之万人不等,共计三十余万人,因此,虽然没有城池之利,东沓和沓氏在相互的牵制之下,也没法对三山动手。”

这些,都是幽冥数月以来打探到的消息,没打探到的还有很多,尤其是这些人的来历。

公孙度扫了一眼众人,便补充道:“三山,实际上才是这三方势力最早出现在辽东的一方。他们乃是商周时期的渡海而来的东夷族以及商与西周遗民,也因此,他们彼此之间既相互抵御沓氏和东沓,又相互攻伐。”

“东沓和沓氏,则是春秋战国,以及秦末时期为了躲避战乱,渡海而来的百姓。”

有句话公孙度没有说,但家都明白,东沓和沓氏必定其中一方是春秋战国时期之人,另一方则是秦末之人。话句话将,基本可以算是秦与六国之人,自然互相看不顺眼。

也多亏是这样,要不然,这三方若是联合一处,何人能挡?

可以说又是一个鲜卑、匈奴!

待众人将这些从未听过的消息消化之后,公孙度问道:“知道了东沓等城的情况,现在何人愿随某征伐,见他们收归汉民?”

“属下愿往!”黄忠年纪最大,反应却是最快的。也是,黄忠的武艺最高,实际上又还不足三十岁,反应快乃是应该。

“属下亦愿往!”柳毅等人慢了半步,却也不甘示弱,紧跟着请命道。

徐荣则是眉头微皱,劝道:“主公,东沓等城人数虽众,然兵甲不足以势之以利,主公何必亲身前往?”

公孙度摇摇头,没有同意:“不可,这些人既不同于汉民,亦不同于鲜卑、高句丽等族,仅仅是将其打败,拿下城池,恐怕难以收起心,非某亲自前往不可!”

徐荣闻言眉头一展,道:“主公眼光长远,非属下所能及!”

黄忠等人亦是面露敬服之色。

公孙度却一摆手,然后说道:“大家每人畏战,这很好,但檀石槐大军在侧,不可不留人守御,若不然,老巢被下,即便拿下东沓等城,又有何意义!”

魏攸当即一拱手,道:“主公,属下以为,众将之中以徐都尉最为擅长统兵,因此徐都尉留守最为恰当。又徐都尉一人双拳难敌四手,一旦鲜卑突然大局来袭,恐难以抵挡,不若让焦路、涂易、秦枪等数位县尉留下相助。”

“而柳都尉、黄都尉,以及拓跋忠县尉、拓跋义曲长,则随主公一道前往,以一举拿下东沓。”

其余人且不说,拓跋忠和拓跋义兄弟闻言对魏攸大是感激。他们兄弟二人自入公孙度麾下以来,寸功未立,又因为以前的身份,让不少军中的将士看不过眼,这次公孙度询问何人愿意随同征战,他们也跟着一起请命,但心底多少觉得机会实在渺茫,轮不到他们。现在魏攸却为他们说话,无疑是给他们以极大的帮助。

魏攸收到拓跋兄弟二人的感激却只是淡淡一笑,并未做出其他表示。

徐荣赞同道:“主公,既如此,属下愿意留守辽东、玄菟二郡。”

焦路、涂易等人虽然觉得没有跟着出战,甚是惋惜,但还是表示了赞同。

公孙度倒是弄明白魏攸什么意思,不外乎就是为了让拓跋兄弟更好的融入进来,避免因为这一点小问题在将来出现大问题。

公孙度甚是欣慰的看了一眼魏攸,然后拍板道:“如此,拓跋忠和拓跋义携本部人马随某出战。柳毅、黄忠各领两千马步军,于本月十五日之前,前来襄平与某汇合。”

“是,主公!”

黄忠、柳毅,以及拓跋兄弟高声应道。

喜欢三国之公孙大帝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公孙大帝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