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平稳发展(五)(2 / 2)

“高强,你来说。”

高强看了一眼蒋毅,心道:怎么不是你!

“回主公!”高强不敢怠慢,目光一收,忙回道,“主体的木材已经选好,但要送到鲲鹏堡也得六月去了。”

公孙度点点头,他也知道这东西找到了是一回事,如何送回来也是一回事,那可是得几人合抱的巨树,重量非同一般。

高强见公孙度果然没有怪罪的意思,松了口气,接着道:“但是我们三人分开时间上并未缩短,反而更长了,估计得明年年底才能建造完成。”

“再则,辽水河面并不宽阔,要想下水,非得等到如今整个时候才成,也就是说至少得等后年的这个时候才能进行试航,然后交给水军。”

嘶~

魏攸倒吸一口凉气,瞠目结舌道:“竟要这么久?那岂不是说就算只是建造三十艘‘天吴’这样的战舰,得二十年上下了?”

虽然很无奈,但公孙度、蒋毅、高强三人还是只能点点头。

蒋毅又还接口道:“就算是今后能找到有能力单独开建的船师,速度也不会提高太多,因为这样的人真的太少太少。更别说,九太公,额,是蒋督造接下来将会进行更大的战舰的建造。”

“更大的?”魏攸震惊了,他感觉有生以来受到的震撼,都没有今天一天的多。

公孙度却是没有理会他们的讨论了,转而想起两人,一男一女,均是汉末三国时期鼎鼎大名的发明家,若是能招揽过来一人,那……

“那我可就发了!”公孙度陷入了自我的幻想之中。

“到时候有他,或她的的发明能力,再有我的创意,必然能创造出更多更强的武器,打遍群雄无敌手……”

无怪乎公孙度如此幻想,实在是蒋升年事已高,也不知道还能有几年可活,又有几年能出力建造战舰。

至于说蒋毅,公孙度承认在记忆中他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造船师,但是,也仅仅是造船,至少就他所了解的来看,在其他方面并无建树。现在辽东的兵器盔甲之类,不说也罢,只是制造能力提高了,硬度、锋利度得到而来提高,其他的并无突破。例如床弩、冲车、连弩等,俱是早就有的技术,射程没有提高,连弩一次发射的数量也没有提高。

若是困守一地,倒也罢了,但若想有更大的作为,非得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工匠不可。

良久,公孙度回神,见魏攸等人已经安静了下来,静静的看着奔流的河水,不由随口问道:“哦?你们讨论完了?”

“是的,主公,我们……”

随后新的一轮讨论开启,多是关于战舰建造的,虽然魏攸并不懂这些,但现在他的好奇心可是不小,是以倒也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的还插上一句,却又总能说到点子上。

看来聪明的人总是有着不俗的思考能力的啊!

又行出十多里地,魏攸便下了船,同时还有五十名亲兵随行,一道返回襄平。在公孙度随同“天吴”试航的时间里,若是魏攸也不在,那辽东可能就乱套了。

之后。

公孙度也不再待在甲板上,在船上的各个地方逛了起来,查看是否有哪里出现问题,然后好进行修整。

直到这个时候,公孙度才发现这艘战舰确实已经超过了先前所有战舰,庞大的船体,错落有致的舱室,稳定的移动速度……

如此种种,一旦进入长江、黄河,必然是无可匹敌的存在。

到处都看了一遍后,公孙度感到十分满意,不过现在是试航,而且无有潜力可循,还是该注意的都要注意。

“你们不要忘了时不时的到处检查一下,发现哪里有问题及时修补。”

“是,主公。”蒋毅和高强自是明白这些,齐声应了下来。

当天傍晚,“天吴”便顺河而下,到了大海之中。

随后的将近十天的时间,公孙度一直跟着在海上漂泊,虽然期间出过一些问题,但都是小问题,属于正常情况,调整过来就好了。

这让公孙度坚定了今年便出发前往海的另一边的想法,要是等新的“天吴”式战舰建成,得到后年去了,实在太久了点,他等不了。以这一艘“天吴”战舰为主,再辅以数艘车轮楼氏战舰,只要能带回足够做种子的红薯、马铃薯、玉米就行。

有了决断,公孙度也不再跟着战舰试航,就近下了船,回返襄平。剩下的,便是等程普归来,然后启程东进了。

只是这一去,可能也就是一两年,甚至三四年后了。

“好在现在地处北地,尚不需要水战。”

这也是公孙度做出此决定的原因之一。

喜欢三国之公孙大帝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公孙大帝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