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董卓亡(2 / 2)

大队人马行得数里,董卓座驾忽然折了一轮,只得下了马车,对左右问道:“这乃是何兆?”

左面李肃对曰:“此乃丞相合该城天子御辇耶!”

原来董卓出府后竟是没有乘坐刘协派来的御辇,而是以尚未即位,不可逾越为由拒绝了。现在听得李肃之言,董卓觉得或许还真就是这样,喜道:“非汝之言,吾实不悟。”遂改乘御辇。

之后一路顺利抵达长安城外。

董卓更是觉得李肃所言不差,却没有注意到李儒和贾诩竟然都没有跟上来,不知去了何处。

随后,董卓在文武百官的迎接下,往皇宫而去。

宫门处,有一道人相阻,但被李肃所诬,董卓此时对其深信之,遂驱走。自此,董卓最后一线活命之机断裂。

来到北掖门,董卓方欲入内,却见王允、吕布持剑、持戟而立,心底顿生不妙,呼道:“持剑何意?”

李肃不应,推车而入。

王允大呼道:“国贼至此,武士何在?”

顿时左右转出武士两百,持戟挺槊直刺。董卓虽然被喜悦冲昏了头脑,但沐浴之后,还是按照习惯穿了内甲,竟是刺之不透,只是被刺中了手臂,坠之于地。

董卓痛呼一声,又道:“我儿奉先救我!”

吕布却从侧面呼道:“有诏讨贼!”言毕,一戟直刺卓首。董卓欲要躲闪,但今日之吕布,早已不是昔日之吕布,被刺了个正着。

吕布手腕一荡,董卓首级飞起,当即呼道:“贼首已伏诛,其余人不罪,当速速伏地请降!”

随身而来的百十董卓护卫却不答话,直往吕布杀来。吕布大怒,挺戟与之战,不消片刻,在武士的协助下,尽数诛杀。

王允道:“助卓为虐者,皆李儒也!谁可擒之?”

李肃应声而出,领人往李府而去。不想,李肃赶至,儒府至于数十老仆,李儒家人却不知所踪。李肃担心被王允降罪,遂一面领人做追击状,一面往郿坞杀去。

然而,李肃赶至郿坞,李傕、郭汜等人早得了董卓死讯,竟是抢了郿坞大半财货,星夜往凉州去了。幸好郿坞之中尚有董卓妻妾,已经小部分钱财。

王允得知消息,看来董卓家小,以及数千万钱财,又刚诛杀贼子,不宜对有功之臣下手,便放过了李肃。

其后,王允于都堂设宴,款待有功之臣,召集文武百官,大肆庆祝。

于宴间,得闻有人于闹市董卓尸身处伏身大哭。王允得知,大怒,命人将其擒来。

须臾擒至。众官见之,无不惊骇:原来那人不是别人,乃侍中蔡邕也,允叱曰:“董卓逆贼,今日伏诛,国之大幸。汝为汉臣,乃不为国庆,反为贼哭,何也?”邕伏罪曰:“邕虽不才,亦知大义,岂肯背国而向卓?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自知罪大。愿公见原:倘得黥首刖足,使续成汉史,以赎其辜,邕之幸也。”众官惜邕之才,皆力救之。太傅马日磾亦密谓允曰:“伯喈旷世逸才,若使续成汉史,诚为盛事。且其孝行素著,若遽杀之,恐失人望。”允曰:“昔孝武不杀司马迁,后使作史,遂致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运衰微,朝政错乱,不可令佞臣执笔于幼主左右,使吾等蒙其讪议也。”日磾无言而退,私谓众官曰:“王允其无后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岂能久乎?”当下王允不听马日磾之言,命将蔡邕下狱中缢死。

然而,蔡邕死讯并未传来,反倒是天牢被劫的消息传到了耳中。

王允大怒,又诛杀了许多亲近董卓之人。是以,刚刚安定的长安又再次乱了起来。若非吕布倾力镇压,长安或将成为第二个洛阳。

长安安定下来之后,吕布心生离意,遂与王允言及前言。

正好王允因为吕布的反复,以及其高强的武艺,担心会成为下一个董卓,从之。

不久。吕布便引属下数将,并三千军马,离了长安,往并州而去。

喜欢三国之公孙大帝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公孙大帝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