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荆州风波再起(二)(2 / 2)

诸葛亮明其意,想了想,道:“还是见见吧,现在亮无处可去,见见此地的主人也是应当。”

徐庶闻言眼底闪过一道精光,突然道:“刘琦前往江夏是孔明的建议吧?”

“没错!”

诸葛亮应了声,诧异道:“元直是怎么知道的?”

“元直?军师,这是你的客人吗?”

诸葛亮循声望去,只见一身长七尺有五,两耳垂肩,双手过膝,面若冠玉,唇若涂脂之人正踏步而来,不由精神一震,暗道:刘皇叔果非常人也!

刘备也在看诸葛亮,其人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执羽扇,隐隐然有神仙之概,只是不知为何其眉间有一个抑郁之气显现,显得颇是不协调。

“军师,不知这位可是军师口中所言‘元直’?”

刘备尚不知自己闹了笑话,徐庶却瞧得诸葛亮面上的戏谑,顿时愧疚道:“属下对不住主公!”

“啊?为何?”刘备大愕。

“属下虽是颍川人,但并非单福,而是姓徐名庶,字元直。”徐庶伏地道。

刘备并未生气,只是一脸思索的说道:“想来军师隐姓埋名必有缘故,不知是否方便一说?”

徐庶闻言颇是感动,就连一旁的诸葛亮亦是高看了几眼,眼中多了几分异样的神采。

“庶少时任侠放荡不羁,屡屡闯下祸事,若非家母于四方颇有几分颜面,庶或许早已死于非命。及至庶二八之龄,庶幡然悔悟,是以弃剑从文,潜心修学,得有当世大家水镜先生看重,收为学生,方有今日之徐元直。”

徐庶缓缓说起了自己的经历,提及母亲之时,面上多有愧色,还有自豪与怀念。

“庶学成归家,母亲得闻刘皇叔之声名,常与庶言——‘刘皇叔乃仁人之主,若是能取得天下,比乃天下百姓之幸。’”

“后来主公南下荆州,母亲多次催促庶前往,只是家中仅有庶与家母,是以迟迟不肯。然母亲为此曾怒斥道——‘你现在反倒不如当年了,哪里还有半点敢作敢为的胆气?’”

“是以,庶方离开家中投效于主公,只是家母毕竟尚在颍川,若是被曹贼得知,难保不会为难家母,是以才以化名与主公一见。”

言毕,徐庶再拜,道:“还请主公责罚庶欺骗主公之罪!”

“令堂非常人也!”刘备感叹道。

“请主公责罚!”

徐庶再拜。诸葛亮却上前一步,拉起徐庶,道:“刘皇叔乃心胸宽阔之人,哪会将此事放在心上。所以,刘皇叔既然已经放过你了,就别在这不依不饶了。”

徐庶恍然,躬身道:“是,多谢主公。”

刘备点点头,却望向诸葛亮,此时他已明白之前闹了笑话,却也不闹,只是问道:“那不知这位是?”

“此乃某之好友诸葛亮,字孔明!”徐庶介绍道。

“失敬失敬!”

刘备因未曾遇到水镜先生,是以尚不知卧龙凤雏,听得徐庶之语也就没有惊奇之感,只是想着能与其成为好友,即便不如,但也必定不差,是以表现得甚是亲近、友好。

“主……”

徐庶方欲说出诸葛亮的真正本事,却被其拉了一把,给制止了。

“怎么了?”刘备看到了诸葛亮小动作,下意识道。

“没事,只是元直可能脑袋还没转过来。”诸葛亮又先一步解释道。看得徐庶那是一愣一愣的。

刘备眼睛微眯,他清楚二人这是在打哑谜,不过没有深究的意思,只是话音一转,又道:“此时云长带兵前往博望坡,军师却不同行,备担心会出现意外。”

徐庶摇头道:“关将军深谙兵法之道,到了地方,必然明白庶所言之意,届时曹军只要从这里过,必然大败。”

刘备这才放心,然后又和二人聊了会,并因为诸葛亮的缘故,又让人送来不少州牧府的美酒,方才离开。

喜欢三国之公孙大帝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公孙大帝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