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汉王(四)(2 / 2)

不可能!没人相信,他们都觉得是曹孟德玩弄了人心,逼迫太医们不漏口风。这让他们坚信下午传出的消息是真的。

唯有刘协感觉到不对:真病了?可是……病了又能怎样?曹军还是只认曹孟德啊!让砍你手绝不砍你脚的那种。

陈登并未在外黄停住太久,当后续的大军抵达,他也带着一部分来到了己吾。原本他是想去陈留的,但是接到东线大军的消息后,就改变了主意,转道往南,来到了己吾。

在己吾城四周认真观察了半天,陈登收起望远镜,满脸喜色的赶回了军营,研墨提笔,一气呵成写下一封书信。

“快,让人抄写一……不,五……也不对,是十万份,然后连夜射进城去。”

若是换了翼军、吴军,哪怕是曹军,也绝对没办法在一个下午的时间里完成十万份的抄写。但是明军不同,军中的士兵基本都接受了启蒙教育,至少都认识一百个字,能作为曲长的,甚至都能自己写一封没有错别字,又长篇累牍的家书。

十万,在六千明军的努力下,只需要一个人抄写十多份就可以完成。

事实上也是这样,下午才过去一半,就已经完成了。当佐官询问是否需要抄写更多的时候,陈登笑道:“己吾城小,百姓都才两万多,十万份,已经算是人手四份了。”

额!这就有些尴尬了啊!

不过也不是没事情做,他们还要将数万份书信好好的绑在十万支羽箭上,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书信顺利入城。

到了后半夜。

明军分批离开了大营,趁着天色未亮,将十万支箭矢悉数射进了己吾城。

动静不小,惊起了守城的曹军,但是当他们将目光注视到城外的时候,却又突然宁静了下来,就跟那漆黑的夜晚一样。不,是黎明前的黑暗,静悄悄!

“这是什么?”

当第一个士兵发现箭矢上的不同的时候,也有其他的士兵跟着发现了,然后取下书信,看了起来。额,看不懂!

这尼玛就尴尬了!

“拿过来本大人瞧瞧。”

本大人其实也就是个认识几个字的屯长而已。磕磕绊绊的看完,本大人满脸苍白,失神的说道:“我们已经完了,明军已经打到了许昌,天亮之后要是我们还不打开城门投降,他们就要发起攻城了,而且,到时候不会留一个俘虏。”

周遭的士兵顿时炸了锅,议论纷纷。

等己吾都尉接到消息赶来的时候,已经在士兵中传开了,而且花样也是越来越多,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强调道:“己吾已经完了,不投降就是死!”

话不同,道理相同。

身体慢半拍,让消息在军中传开!

接着己吾都尉反应又慢了半拍,将他全都放到了心底的惊讶之中,没有及时收取射进城的其他箭矢,让消息在百姓之中流传了起来。

天刚亮,己吾的百姓却是丝毫感觉不到温暖,只有惶恐不满,充满着心房。

随后,陈登略施小计,己吾都尉就被城头的士兵砍死,然后打开了城门,至此己吾陷落。谁也不知道的是,那个最先对己吾都尉动手的时候,后来成了明军之中的一个校尉,就好像他原来就是明军一般。

己吾的陷落,就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临近的襄邑首当其冲,当陈登领兵增援抵达的时候,城内的曹军最终打开了城门,而他们的将军,早在之前就不知所终。

随后又扩散到陈留剩下的城池,以及左近的梁国。

五天后,陈留郡仅余陈留一城尚在坚守。

“贾将军可想好了?”

“贾某虽无甚大才,却也知道忠义二字,要贾某投降是万万不可能的,有本事就自己杀进来吧!”

“贾将军之忠义陈某自是佩服不已,但是贾将军可曾想过你手下的那数千将士?他们是否愿意跟着你一起为汉帝陪葬?”

贾逵第一次沉默了。

“将军,事已至此,已然无可挽回,降了吧!”

“孝先,你怎么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来?”贾逵惊问。

毛玠沉默了一下,摇摇头,往城下走去,只是那脚步,似乎有些踉跄。

贾逵责备的话语,怎么也无法再说出口,胸口更是堵得慌。望向城外林立的明军,眼神不由迷离:“难道真的就要这么亡了?”

“贾将军,最后给你一天时间!如果明天贾将军还是这样,陈某即便再不想同室操戈,也只能痛下决心了。”

黑压压的明军如潮水般退走,但是贾逵却更觉压抑得厉害。

看了看左右的军士,贾逵发现了他们眼底的渴望,心头不由苦笑一声:贾某是不是真的不应该坚持?要是明天还是拒绝,他们会不会冲上来将贾某撕个粉碎,然后大开城门?

摇摇头,收敛了思绪,贾逵说道:“大家小心戒备,一切等明天再说。”

下了城,贾逵着人请毛玠前来议事,但被拒绝了。

贾逵心生不悦,亲自来到毛玠府上,质问道:“当年幸得丞相赏识,你毛孝先才得有今日。今敌人大军压境,不思迎敌,反而意欲投降,可对得起丞相?”

喜欢三国之公孙大帝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公孙大帝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