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6章 再议交换(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孙权突然发现,自己好像被司马懿给耍了,气得火冒三丈,大发雷霆!谁料,张温又转达了司马懿提出的另外一个交换条件,那就是用俘虏的吴兵,交换粮食!

这里,我们稍微解释一下,何为“斛”,它是一种古代的计量工具和单位,不是重量单位,而是容积单位!

秤,这种计量重量的工具,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楚国的木衡,便是其雏形!可是这种东西,却只能用来称量较轻的物品,比如金属货币等,但拿来称量成百上千斤粮食,就显得不太趁手了!

于是,古代先民便发明了用容积称量的各种容具,用来计量粮食,包括升、斗、斛等!按照汉代计量标准,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而常见于古籍记载中的“石”,其实就是斛的通俗叫法,既一斛等于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粮食!

当然,这个重量,也不是固定的,毕竟是用容积来计算,必须考虑到粮食作物的密度和颗粒之间的缝隙!其中,一斛豆类,肯定是最轻的,而一斛麦粉,那肯定就是分量最重的!

明确了这一概念,我们再来看看司马懿向孙权索要的粮食,究竟有多少!

简单用一万斛乘以一百二十斤,那就是一百二十万斤粮食!据推算,东汉一斤,大概相当于200多克,约不到半斤左右,那么折合成现在的度量衡计算,这一万斛,大概相当于现代的五十万斤粮食!

五十万斤粮食啊,那得是多大的一堆!按照三块钱一斤计算,价值一百五十万元人民币!况且,在民以食为天的古代,粮食是极为珍贵的,实际所值的价格,可能会比这还要高上几倍,可想而知,是多大的一笔开销!

不过,对于个人来说,这些粮食显得很多很多,但对于一国或一支军队来说,却又显得微不足道了!

假设一名征战在外的士兵,一天需要吃五斤(汉斤)粮食,那么一万斛粮食,仅够一万军队吃二十多天而已,还不到一个月!

况且,五斤只是最低供应,在缺乏副食产品的古代,只靠主食果腹,士兵们可能吃的还要更多,再加上损耗、变质、贪墨、折损等情况的发生,这一万斛粮食,估计也就够十天所用!

十天?什么仗打十天就能完事的!千里行军,一走就得十天半月,这点粮食,还不够塞牙缝的呢!因此,古代战争当中,万人以上的大兵团作战,所耗粮草,是个天文数字,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石,这一万石粮食,根本就是毛毛雨!

如此看来,司马懿所提出的交换要求,并不过分,无非就是一万大军十日的口粮而已,却能换回三千被俘虏的吴军士兵,这笔买卖,孙权不赔,可是他获知了这个交换条件后,还是犹豫了,迟迟未能下定决心!

为什么呢?因为孙权的存粮也不多啊!在八崮里一战,吴军随行的粮草器械,几乎全部被毁或被魏军缴获,侥幸抢带出来的那点粮食,也是仅供残兵退回到下邳时,就已经吃光了!那么,他所剩下的粮草,就只有下邳城内的存粮,才不足十万石而已,也就七八万斛吧!

这么点军粮,司马懿就想要走一万斛,孙权实在不舍得!况且,这三千俘虏兵,一旦回归吴营,无疑还加大了粮草支出的缺口,而司马懿呢,反而省下了一笔喂养他们的粮食,此消彼长,孙权的压力更大,司马懿缺粮的窘境却得以缓解!

所以,孙权是怎么合计,都觉得这其实是司马懿为减轻负担,而设下的诡计,同时还能算计他一把,加大下邳城内的粮食损耗,使孙权所能坚守城池的时间,大大缩短,既知如此,孙权又岂肯轻易上当?

不过,这三千俘虏兵实在太诱人了!孙权现在最缺的是什么?就是兵力!五万大军,被他拙劣的军事指挥,害得就剩下了五六千人,面对城外的一万魏军,要想守卫下邳,确实太难!

若是能增加三千有生力量,使兵力达到八九千人,再利用居高临下的守城优势,对抗一万魏军,孙权的心里就更有底了!因此,他确实非常想要这些俘虏兵,就是舍不得付出那么多粮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