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大魏时报(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陈琳,字孔璋,广陵射阳人,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东汉末年大文学家!

陈琳其人最出名的一件事,莫过于官渡之战爆发前,他写的一篇《为袁绍檄豫州文》,痛斥了曹操!当时的曹操,头风病正发作,卧读此文,惊出一身冷汗,没想到头风病反倒好了!

后来,袁氏覆灭,陈琳被擒,曹操不但没有怪罪他,还拜他为司空祭酒!

只是可惜,陈琳与崔琰关系匪浅,受崔琰一案的影响,也受到了株连,被罢官免职,流放边关,直到兴鼎四年,曹操称帝,大赦天下之时,才被赦免,回到了洛阳,一直闲居,专心做学问!

现如今,曹操要模仿刘纬,发行官办报纸,当然要找个笔头子过硬的人来当这个主编,他思虑再三,还是觉得陈琳最合适!曹操知道,其实当年崔琰一案,陈琳本没什么过错,只是受了株连而已,如今重新启用,也并无大碍!

曹操非常喜爱陈琳之才,欣赏其文采,他的作品十分完美,曹操每每读过,都发现自己竟然不能增减一字,尤其是回忆起当年陈琳写的那篇檄文,曹操仍然刻骨铭心,锥心难忘!

曹操十分清楚,如果自己也办一份报纸,便是与刘纬针锋相对,难免要在舆论上,展开一场唇枪舌剑的争斗!那么,善于创作檄文的陈琳,不就是主编的最合适人选么?

另外,陈琳这家伙,名声大,影响力广,门生故旧,遍及天下!由他来做主编,说不定还能吸引一大批士子学人加入,成为曹操的喉舌,岂不一石二鸟,收两全其美之效?

《大魏时报》主编的人选定下来了,报社编辑部,也在紧锣密鼓地组建之中,可是要想发行报纸,并没有这么简单,曹操具备相应的条件吗?

要知道,刘纬能发行《汉中旬报》,可不是拍脑门决策,就直接成功的,其实他有着十分成熟的基础条件!

比如,改进了造纸术,机械化生产,保证了纸张的产量;再比如,设计了活字印刷机器,实现印刷半自动化;还有,百姓识字率高,邮路通畅等等,这都是发行报纸的必备条件,缺一不可!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基础条件的保障,《汉中旬报》才能孕育而生,水到渠成!可曹操呢?他似乎哪样也不具备啊!

先说纸张,虽然曹魏目前也能造纸,可那纸张的质量太差,人称“马粪纸”,擦屁股都嫌刮得慌,印刷报纸,恐怕不中用!若是花费大量金钱,采购蜀纸来印刷,那成本可就太高了!

再说印刷术,这对于曹操来说,是个全新的陌生概念!以往的书籍,都是写在或刻在竹简之上,用纸这才几天啊,大量印刷,恐怕一时间,也很难做到!

另外,魏国雄踞北方,占据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面积实在太大,发行报纸,如何才能保证全境百姓都能看到?这么多年,曹操也没有太重视邮路的建设和打造,现上轿现扎耳朵眼,显然是来不及的!

最后,虽然曹操也曾兴办教育,但魏国老百姓的识字率太低了,就是真发行报纸,又有多少人会买来看呢?白送,也许有人会要,但不是去看,而是拿回家糊墙糊窗户!

总之,种种客观条件,似乎都不具备,发行报纸,又谈何容易?这些问题,难道曹操没有想到?他当然想到了,不过孟达却胸有成竹,早有了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