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的战事告一段落,四万黄巾军在刘辟、何曼等人的统领下归顺孙策。()一时之间,江东实力大增。不过,孙策却有些担心。李贤会有什么反应?徐州、江东会不会反目成仇?四万黄巾军,值得江东军冒险吗?孙策作出接纳黄巾的决策后,麾下文武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应该竭力做出补救措施,修复江东与徐州之间的裂痕;另外一派认为李贤不足为惧,应该积极备战。周瑜见识过李贤的强大实力,一直不愿与李贤为敌,他是和平派。黄盖是铁打的主战派,无论敌人是谁,他都主张厮杀到底,不向任何人低头。群臣各执一词,个个理直气壮。思来想去,孙策横下心,嘴里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等待的时间总是漫长的,收降的黄巾军正在休整,下一步,孙策打算借刀杀人,让他们去围剿严白虎。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无论是战是和,努力提升己方实力才是要紧事。孙策毕竟是久经风雨的枭雄,既然做了决定,他便不会后悔。庐江郡内,江东军整军备战,严防徐州大军南下。等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汝南的徐州大军非但没有越境进攻,反而退军了。消息传到庐江,孙策忍不住有些犹疑:“李贤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汝南的兵马说撤就撤了,公瑾,你觉得其中有什么缘由?”周瑜笑道:“主公,李贤这是给你面子,不再计较汝南黄巾一事了”。孙策眉毛一跳,仔细想来,确实有这个可能,“如果真是如此,我可是欠了李贤一个天大的人情”。一直以来,李贤与孙策都是守望相助。在击败荆州军的战事中,李贤麾下兵马立下了莫大功劳,毫不客气地说,如果没有李贤的徐州军,孙策的江东军能够支撑多久还是一个未知数。汝南之战,江东军非但没有出手相帮,反而抢夺了本属于徐州军的战利品。从某种意义上讲,孙策已经很不厚道了。毕竟,对于李贤的徐州军而言,黄巾军已经是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江东军接纳黄巾,等于站到了李贤的对立面。倘若李贤恼羞成怒,与孙策反目成仇,不存在任何道义问题。换句话说,理亏的是孙策。眼下,李贤非但不计较,反而有默认既成事实的迹象。对于孙策而言,确实是一个天大的人情。消息来的太突然,太及时了,有效避免了可能造成的误会。孙策在厅内来回踱步,道:“公瑾,李贤如此仁义,我不能没有任何表示,你说我该如何行事?”周瑜深吸一口气,道:“主公,昔日李贤曾经应诺,稳定大局之后便与尚香完婚,现在,岂不是最佳时机?”孙策思虑片刻,道:“我江东嫁女,理应李贤来求才对,若是反客为主,只怕会让李贤小瞧了我家妹妹”。周瑜笑道:“主公无需出面,此事,尚香一人足矣”。“喔?”“只要尚香修书一封,谅他李贤不敢不从”“也罢,此事我且再问问尚香,如果她不愿意,我是不会强求的”“理应如此”“对了,此事切莫与第三人知晓”“主公宽心便是,公瑾绝不会多言”“嗯,那便好”周瑜告辞之后,黄盖风风火火而来:“主公,李贤有诈呀”。孙策皱起双眉,道:“公覆何出此言?”“李贤陈兵数万于汝南,不战而走,岂不是徒耗钱粮,我觉得李贤另有所谋”孙策觉得黄盖有些神经过敏了,“李贤不是已经夺了汝南之地吗?”“可是,四万黄巾还在我江东之手”“公覆,你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觉得这可能是李贤的疑兵之计,他故意作出退军的模样,试图麻痹我方,然后再趁我不备,大举进犯,主公,军备不可废呀”“为了四万黄巾,李贤至于如此吗?”“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呀,主公”“好吧,军备不会荒废的,李贤如果真要撕破颜面,大军南下,我便与他分出个胜负”黄盖大喜:“如此便好,如此便好!”孙策心中不以为然,根据他对李贤的了解,对方是不会作出这种事情的。李贤如果真要争口气,大军直接南下便是,何须自找麻烦?不过,为了宽慰黄盖之心,孙策没有与他反驳。黄盖满意而归。须臾,孙策来到后院。尚未见人,一阵劲风便扑面而来。孙策一个激灵,闪身急避,嘴里道:“尚香莫闹!”孙尚香收起软鞭,嗔道:“大兄又躲了过去!真是没劲。”孙策笑着摇头,道:“你整日舞刀弄枪,难道还要上阵厮杀不成?”“有何不可?难道大兄认为我上不得战场?”孙策板起脸,道:“胡闹,自古以来,哪有女人上战场的道理”。“大兄!”“好了,今日我来,是有一件事要问你”“嗯?大兄且说便是”“你觉得徐州李贤如何?”陡然间,孙尚香双颊粉红,嘴里道:“啊?大兄问他作甚?”“昔日,李贤曾与你有过婚约,如果你后悔了,我便绝口不提此事”“大兄”“嗯?”“我,我不后悔”孙策有一种苦心栽培的大白菜被猪拱了的感觉,那种酸爽,无法言语。一开始,孙策心里很是矛盾,一方面担心孙尚香不同意,那样的话就错过了交好李贤,加深关系的机会;另一方面,又害怕孙尚香同意,有道是长兄如父,孙坚死后,孙策对孙尚香一直照料有加,眼下,要将自己的嫡亲妹妹嫁出去,难免有些不舍。现在倒好,孙尚香一句不后悔,顿时打翻了孙策的醋坛子,“唉,既然如此,近日你可手书一封,我会派人送到李贤手中”。“啊?”“尚香,你若是后悔,现在还来得及”“大兄,我,我真不后悔”“唉,也罢”孙策转身而走,背影很是萧瑟。孙尚香浑然不觉,她沉寂在喜悦中,难以自拔。自打与李贤交换过信物,孙尚香的一颗心便记挂在李贤身上。只是,兄长孙策一直未提及婚事,孙尚香也不好多言。现在,兄长旧事重提,孙尚香怎能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