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十一月中旬,卢象升在庆都县境同清兵相遇,打了一个胜仗,割了一百多个首级。这虽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胜利,但使他非常高兴,多天来在一部分将士中存在的畏敌怯战情绪开始有一点儿扭转,他召集诸将,歃血誓约,要继续迎击敌人。就在这大黄昏,他接到了一份来自皇帝的谕旨:皇上派刘宇亮督察诸军,卢象升知道刘宇亮并不懂军事,平日也不是对清兵主战的人,但居首辅,只会唯唯诺诺,不敢有所主张,如今他自请督察诸军,不过是打算做一个代天子“临戎”的模样,博取皇上欢心。清兵继续深入,他没有直负重责;一旦清兵退走,又得算他首辅督察的首功,卢象升深切感到,在杨嗣昌和高起潜之外添了一个刘宇亮掣肘他,他的处境就更加困难了。隔了一天,他又收到一份邸报,简直像在他的头顶上打个炸雷。密云巡抚赵光怀捉获了一个奸细梁四,供称太监邓希诏、高起潜和辽东总兵祖大寿曾经合谋投降清兵。赵光怀根据梁四的口供奏闻皇上,引起京城里人心波动,皇上大怒,立刻把赵光怀逮捕进京。赵光怀做密云巡抚是卢象升举荐的。想着自己的好友被逮,杨廷麟更是被谪发军前,他不禁叹息道:“两公危,我从今以后越发难以安生了。天乎!天乎!敌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没有把话说完,又深深地叹息一声。两天以后,杨廷麟从兵荒马乱中驰至军中。虽然来了一位知己朋友,多了一个膀臂,但卢象升并没有特别高兴。他的处境确实如他自己所料的,越来越坏,使他开始对一切都感到灰心,只求早早地战死沙场。这时候,他的部队到了保定附近,既无饷银,也无粮草。上书兵部,如同石沉大海。叫清苑县预备粮草,根本不理。卢象升写了一道手谕派人送给清苑知县,上边说:“如再复迟延,致三军得腹当敌,当以军法从事!”清苑知县左某倚靠总监军高起潜的势力,不但仍然置之不理,并且挑唆高监军来书责备卢象升道:“我公屯兵坚城之下,不进不退,后之大事将何以济?”就在卢象升走投无路的时候,昌平城外,突然涌来了一波流民……“什么?你说那些百姓带来了不少粮饷?”听到老管家的讲诉,卢象升立马站起,脸上满是惊异。“是的。”老管家回答道:“听他们说,那些粮饷是秋风军团让他们运来的,说是只要到了昌平他们就安全了。”“秋风军团,是他,一定是他!”卢象升心中大喜,忙不迭说道:“快快快,快让那些百姓进城!”有了粮食,卢象升心底的大石终于是放下了,虽然这批粮食只能支撑个三五天,但毕竟也能缓解他目前的处境。叶天带着自己的秋风军团奋斗在最前线,没有被敌人攻破的城池他是不敢抢的,但是已经被清兵攻破的城镇,都成为了他的取粮地。攻城战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事,为了减少部下损失,他永远都冲在最前面,等到自己杀上城头之后,秋风军团才开始攻城。可以说,他一个人完成了攻城战的百分之七十。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敌众我寡,他唯有利用自己的个人力量获得成功,为卢象升养活手底下的士兵。随着战斗的继续,他手中的轻骑兵也是愈来愈壮大,仅仅只是一个月过去,就从两千增长到了五千,战斗力也不知提升了多少倍。当然,卢象升也不是吃干饭的,他带领着手底下的万余士兵在真定、巨鹿和赵州之间接连袭击敌营,战功也是不容小觑。这两人像是打出了默契,叶天在北边骚扰清兵后方部队,彻底切断其后方补给,而卢象升则率军阻碍清兵入侵中原的步伐。这个时候,皇太极也是没办法了,他率领大军深入地方腹地,秋风军团彻底切断了补给,他只能带领自己的部队攻城略地换取补给。一切都是为了活着,清兵是如此,秋风军团也是如此。这两方都是劫掠人员,清兵劫掠大明城池,而秋风军团则是劫掠被清兵占领的大明城池,战局几乎是陷入了一种僵持的局面。当然,这只是在清兵没有聚集兵力反扑的情况下。一旦清军抢够了财富,他们便会聚集所有兵力回归,到时候,叶天的五千秋风军团就起不来多大的作用了。上书房内,崇祯此刻却是龙颜大悦,秋风军团一月连夺十三镇,捷报频传,当真是让他惊喜不断,连下圣旨,一个月内升了叶天三级,就连对卢象升的不满也弱了许多。卢象升和叶天在战场上立下如此战功,高起潜急了,他急忙派人同卢象升和好,可卢象升根本就不鸟他,连捷报都没经过他的手直接传到了京城,卢象升知道,捷报这东西只要到了高太监手里,那就没自己什么事了。他现在已经不稀罕高起潜的那些士兵了,因为叶秋风给他指了一条明路。“爽快!好久没这么顺心如意了!”卢军大营,议事大帐中,卢象升满面红润,这一个月来他是前所未有的畅快,完全不用看高太监脸色行事,打起仗来就是有精神。杨廷麟也是满心欢喜,他长出了一口气道:“叶将军用兵如神,果然是算无遗策,如今鞑子兵也急了,已经开始回转部队准备返回老家了。”“这才是我们的机会。”卢象升微笑道:“幸得秋风兄弟之计移军广、顺,畿南三府虽然也有匪、旱之灾,但还不十分残破,民心也未失去。我们移军于此后,也算是给秋风军团减轻了负担,这里粮草充足,兵马也是四处云集,我们再也不用向秋风兄弟要粮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