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遵殿下口谕!”
狄仁杰答应一声,向着满堂的文武幕僚拱手施了一圈礼。然后清了清嗓子,开始侃侃而谈,把刚才对刘辩说的那些治国之道,再次绘声绘色的说了一遍。
这些都是狄仁杰前世的治国之道,被系统植入了他的记忆之中,此刻娓娓道来,竟然是天衣无缝。只让黄琬和刘伯温听得肃然动容,越到最后才越发觉得小瞧了此人,没想到一介布衣,竟然有这般见识!
武将们虽然对治国之道不太懂,但是政策的好坏还是能够分辨出来的,听了狄仁杰的侃侃而谈,一个个逐渐流露出了钦佩之色,而对于弘农王的知人善任,一个个更是感到心悦诚服。
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述,狄仁杰总算把自己的治国之道叙述完了,最后拱手道:“回殿下的话,微臣讲完了,让诸位大人见笑了!”
“狄卿说的好,这样的治国之道,当真是金玉良言呢!”
狄仁杰说完之后,刘辩毫不犹豫的送上了溢美之词,接着摆出了自己的论调:“遥想当年,姜尚只是渭水边上一钓鱼老叟,文王不惜纡尊降贵亲自寻访,方才奠立了大周八百年基业。淮阴侯韩信,只是一介无名之辈,甚至因为胯|下之辱而遭人耻笑,而高祖却破格擢升其为大将,统率三军,方才逼的西楚霸王自刎乌江,鼎立了我大汉四百年基业。当今又逢乱世,寡人岂能连任命一个太守的魄力都没有?诸位听了狄卿适才所言,觉得他是否能够胜任吴郡太守之职呢?”
黄琬躬身施礼,一脸心悦诚服的样子:“老臣惭愧,在知人善用这方面实在无法望殿下之项背,方才听了狄大人所言,惭愧不已!狄大人的很多治国之策,都是老臣闻所未闻的,今日听得,如同醍醐灌顶,实在让人振聋发聩呢!若是狄大人能把适才所说的治国之策推行下去,莫说一郡太守,便是天下之相,亦足以胜任!”
听了黄琬的话,刘辩很是高兴。不仅仅因为黄琬能够欣赏狄仁杰的治国之策,更因为黄琬的光风霁月,据理力争,有质疑就提出来,佩服了就甘拜下风,有这样的胸怀,的确配的上三公之位。
有这样的贤臣,再配上开明的君主,君明臣贤,何愁盛世不能再来?
“呵呵……黄公这话说的谦虚,狄卿的观点虽然新颖,但论经验还得向您讨教!”
既然黄琬主动让步,并且把狄仁杰大大的夸赞了一番,刘辩也投桃报李,给黄琬送上了一顶大帽子,尊敬的称之为“黄公”,在文武幕僚面前,算是给足了面子。
能够不动声色的达成政治目的,才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刘辩突然觉得,经过这些天的磨炼,自己的政治能力正在悄然提升。
狄仁杰何等聪明,自然也懂得投桃报李的道理,向着黄琬深深一躬到地:“黄老言重了,学生适才之言,只是班门弄斧而已,惹黄老见笑了。虽然自认有些道理,但尚需黄老日后指点完善,学生一定洗耳恭听!”
在弘农王与狄仁杰的双重恭维之下,黄琬心情大好,朗声大笑道:“哈哈……仁杰你谦虚了,日后老夫说不得要多多与你切磋治国之道!这吴郡太守非你莫属了……”
黄琬说着话,扫了满堂文武一圈,中气十足地说道:“殿下慧眼如炬,知人善任,破格提拔狄仁杰为一郡之守,日后必然传为佳话。而狄仁杰胸怀韬略,有治国大才,足以胜任吴郡太守之位。琬第一个支持殿下的决定,可还有人持有异议?”
“我等谨遵殿下之命!”
既然连黄琬都附和,自然不会再有人傻傻的跳出来找不自在,一起躬身称诺。
刘辩面露微笑,高声道:“好,从即日起,便由顾雍担任建业太守,由狄仁杰担任吴郡太守,各自尽职尽责,不得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