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纷乱天下(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第一百三十八章纷乱天下

(这几天和同学到横店影视城去玩了,哇,果然很爽啊,见到了不少古代的建筑,而且还看了不少表演以及电视剧、电影的拍摄,现在感觉灵感如泉涌啊,呵呵。)

河北既定,曹操留程昱辅佐第二子曹彰继续讨伐乌丸;留刘晔辅佐第四子曹植镇守邺城,管理河北事物,并组建冀州军团;留逢季辅佐侄曹安民镇守并州,组建并州军团。

安排好河北一切,曹操率大军回到了许昌。

许昌城,丞相府。

“今河北已定,操有意南征,不知众位先生意下如何?”曹操扫视堂下众人,荀彧、郭嘉、贾诩、沮授、田丰、荀攸、审配、郭图、辛评、满宠等人赫然在立,如此多的人才济济一堂,曹操嘴角不由露出一丝微笑。

而此时满宠站了出来道:“丞相,这些年来中原连年征战,百姓多有流离失所,土地多有荒芜,仅兖州一地,税收就少了一半,徐、淮更是十室九空。而南方不论是荆州还是江东,都是一派繁荣,此非南征之时也,还请丞相下令安定流民、修养生息,此不出十载,以北方人民之众,必然远远凌驾于孙、刘之上。”说话间一股刚直油然而生。

郭嘉此时也微微道:“若要南征,则必然逼孙家倒向刘备一方。”

曹操没料到竟然有人敢反对,不由微微露出不渝的神色,气氛一时间凝固了。

就在这时,突然一道鬼魅般的身影走了进来,赫然是司马懿。司马懿将一张纸递给曹操,然后躬身退到一边。

曹操接过纸不由微微变色,看向司马懿道:“仲达,此事可否属实。”

司马懿此时点头道:“我已让影卫查实,绝对属实。”

曹操闻言不由深深皱起了眉头,然后将手中的纸递给手下众谋士传阅。

荀攸看过纸后也不由微微一惊:“依此名单,刘备与马腾都属于董承叛逆,刘备此时正图谋西蜀,而马腾则正在攻打西羌,一旦刘备取得巴蜀而马腾又平定西羌,二人就可联起手来,凭刘备的财力和马腾西凉军的彪悍,我西面将再无宁日。”众人闻言不由面有忧色。

司马懿此时突然道:“依在下之见,二人合则力大,分则易与,当先除掉其中一人。闻听前不久四公子在邺城撅出铜雀一对,丞相可借此吉物出世让圣上下旨大肆庆祝,并招马腾入朝,借此除掉他。”

曹操闻言微微思索,然后道:“只恐马腾借口推脱不肯奉旨入朝。”

司马懿此时微微一笑道:“丞相可让人仿照董承笔迹写信给马腾,只说请他带兵入朝共谋大事,马腾自命忠义,必然带兵前来,到时随便找个借口,把他骗入城中,再将这些叛逆一网成擒。马腾死后,西凉群龙无首,马超虽勇,但年轻难以服众,再加上韩遂老奸巨猾从旁作梗,要平定西凉易也。”

曹操听了不由微笑的点头,看着眼前的司马懿,心中想到:刘备啊,刘备,你有陆子诚,诸葛孔明、庞士元和徐元直,我也有奉孝、文和、仲达还有文若,我们就来比比谁厉害吧,想着眼中露出一道寒光。

而此时荀彧面色如常的站在曹操面前:“近日江东传回消息,言孙策大肆修造战船,训练水军,且时时出海,不知意欲何为。”

这时投降曹操不久的郭图站了出来“嘿嘿”笑道:“这有何难,江东北面是丞相的势力,西面则被刘备挡住去路,以至于孙家被困在江东毫无作为,孙策小儿志向不小,他如此辛苦操练水军,无外乎是想北上或者西去。”看郭图奸笑的样子确实不负“鬼书生”之名。

而荀彧则淡淡的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与郭图一起投降曹操的辛评此时道:“孙策与荆州有杀父之仇,此番多半是为取荆州作准备。”

辛评话音刚落,荀攸突然站出来道:“不然,孙策于我官渡大战之际便想出兵北犯,只是先有子孝将军,后有大公子固守徐、淮,才使孙策无机可乘。江东素以舟船之利冠绝天下,此番他大造海船,极有可能掌握了海中行驶之术,如此他便可绕开合肥、寿春等坚城,直接出兵青州,而大公子的淮南军团将复背受敌。”

此话一出,辛评之弟辛毗冷冷道:“公达先生未免危言耸听了吧,且不说欲从江东出海到青州有千里之遥,什么船只能在茫茫大海之中行驶数月之久,就算江东真有这样的战船,但一船能载多少人,海中不能生火,粮食如何解决,而且只要我们派一军守住青州,北来的江东军怕会有覆灭之危吧。”说完,微微自得的看了荀攸一眼。

此时原曹军的谋士和从河北投降过来的人分立在大厅两边,中间隔着冷冷的过道,仿佛渭泾分明一般。一方是老臣,拥有固有的既得利益;而另一方则是新贵,希望得到赏识重新掌握权力。此时在曹操手下最大的两个文官集团之间暗自卷起一股旋涡。

曹操此时习惯性的看向郭嘉和贾诩,贾诩面上如同笼罩着一团黑气,看不出什么表情,而郭嘉则默不做声,不知在想什么。

这时审配突然开口道:“配闻孙坚有四子一女,均各有才能,其中尤以长子孙策和次子孙权最为出色,丞相可招孙权来朝中作官,一来可断孙策一臂,二来可知孙策心意,若他让孙权前来,则可知他无北伐之意,若不来丞相则可及早作防范。”

曹操微微点了点头,眼神中闪过一道冷电,仿佛想起了什么。

江东,建业城。

孙策面无表情的坐在议事厅之上,宽阔的脸膛上隐隐露出一股霸气,他的霸气与曹操的霸气不同,曹操的霸气是要将天地都纳入自己手中,而孙策的霸气则天地之中无所畏惧,无论什么也无法将他击倒。

周瑜、张昭、鲁肃等文官和黄盖、韩当、程普等武将分立两旁。

而此时孙策的对面站着与他有几分相像的孙权,只是那股霸气换成了一股阴鹜之气。

孙策手中拿着一张黄锦,上面赫然写着“圣旨”二字,“仲谋,曹操要调你到许昌出任郎中令,你有什么看法?”

孙权微微道:“我愿意去。”

“什么?”孙策闻言吃了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