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3章 机密泄露(1 / 1)

“为何?”刘可有些疑惑。诸葛亮则轻摇羽扇解释道:“若是派出来刺探敌情或者搞破坏的奸细,那么必定不可能仅有一人。要知道肯定人数越多,最后成功的可能性越大。一个人的话,偶然性太大了,绝不是周公瑾做出来的。而且我军编制严密,若是奸细的话,一夜的搜寻早就应该找到蛛丝马迹了。所以根据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臣估计此人很有可能是信使,而不是奸细!”听着诸葛亮的解释,刘可终于有些明白了。只是现如今孙权、周瑜的大军早已全部被围困在城内,信使又要去哪里传递消息呢?对于这些,即使神机妙算如诸葛亮,也必定猜不出来了。不过,诸葛亮却断言:“对方若果然是信使的话,那么必定还要在回来。我们只需要加强防守,在其返回的时候一举抓获,那么一切就真相大白了!”刘可听了,不由得点点头道:“嗯,孔明言之有理,子龙,此事还由你来亲自执行。务必将那人给朕抓住!”赵云赶紧上前领命,他之前因为放走了对方,心中愧疚,这次怎能不竭尽全力呢?因此,赵云立刻下去安排,将军营内外守候的水泄不通。再说周山,自从冲破重围后星夜兼程,在当天下午便来到百里之外的宜城。谁知他刚一上岸,便被一队巡逻的士兵发现,然后不由分说便抓了起来。周山赶紧表明身份,可是对方依旧不相信。他们依旧把周山当做敌军的奸细,不给他松绑。这样一来,周山只好大喊大叫,直接点名要见主将潘璋,甚至还连连说出许多荆州内部的信息。令士兵不得不相信他确实不像奸细,只好将其带到了潘璋的身前。此刻,潘璋坐着轮椅,正在造船厂内督造,而此刻可以看到,在船坞之中,竟然有四艘巨大的楼船半成品。原来潘璋为了加快速度,直接四艘一起施工,如今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潘璋对于旁人的打扰有些不高兴,但是当听其说是襄阳来人后,也只能勉强去见一见了。看到周山时,潘璋皱紧眉头,因为他根本不认识眼前这人。要说此时派人传递消息,至少也要一个互相脸熟的人才靠谱,怎么如今却来了一个生面孔?不过,潘璋虽不认识周山,周山却一眼认出了对方。这得益于周瑜刻意的培养,荆州上上下下,凡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基本都能认出来。周山赶紧说道:“潘将军,我乃大都督门下,小名周山,这是我的信物!”说着,周山从怀中掏出一枚信物,是一枚小巧的螭钮印章,上面几个篆字:建威中郎将。潘璋拿在手中一看,脸色瞬间大变,立刻上前亲自给周山松绑。原来,这枚印章确实的周瑜的信物。他现在虽然已经高居大都督之职,但是最初投奔孙策的时候,正是受封于此官职,这枚印信也是他当时的官印。建威中郎将其实也是孙策专门为周瑜所置,遍观天下,再无分号。只是后来随着周瑜地位的急速上升,建威中郎将的时代很快就成为了历史。但是他为了怀念当年的创业的艰辛,依旧保留着这枚印章,而且偶尔还会在非正式场合中使用。因此,只要见到这枚独一无二印章,其实便能肯定周瑜的身份了。最关键的是,这个秘密也只有荆州有数的一些将臣知道,外人是绝对不可能了解的。所以通过这枚印章,潘璋自然可以确定周山所言属实了。他给对方松绑后,立刻拉着周山来到了旁边的一间房内,这才具体询问对方的来意。周山也不迟疑,赶紧将来之前周瑜的嘱咐全部说了出来。潘璋闻言,脸色微微一变。想不到自己离开的这段日子里,襄阳的处境竟然如此危机,这也难怪刺史和大都督会着急了。于是他赶紧将表示道:“小兄弟稍等片刻,待吾亲笔回信,好教刺史和大都督安心。”说着赶忙取来文房四宝,便开始龙飞凤舞的书写起来。周山很有情报人员的潜质,因为在对方写信的时候他根本没有看一眼。接过书信之后也是直接揣进了怀中。因为这样的话,即使是不慎被抓,只要趁机毁掉书信,对方便再也查不出任何有价值的情报。他也不用担心因为熬不住审问而泄露,因为自己压根就不知道,何谈泄露呢?将一切完成后,周山丝毫没有耽误时间,不顾潘璋留他歇息一日的请求,直接就要返回。潘璋见状,也不好再说什么,便亲自将他送到江边,目送其返回。之所以周山如此着急,一方面是心忧襄阳城的安危,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从宜城返回襄阳是逆流而上。所要耗费的时间数倍于来的时候,所以更要抓紧时间了。周山撑着那艘小渔船对抗着水流,一点点的向上游赶去。就这样,足足到了第三日中午,才终于返回了自己之前取渔船的那户人家。周山抬头看看天色,转念一想,立刻靠岸了。原来,此刻天色尚早,现在想要潜回城去根本就不可能。倒不如暂时在外面休息一下,等天色晚了再出动也不迟。而自己的渔船本就是从这一户人家中取得,那么此刻完璧归赵倒也合乎情理。反正周山自觉一身布衣,也不用担心暴露身份,于是便直接撑着船来到了跟前。甚至还略带歉意的给对方解释自己借船的迫不得已。这户渔民是一对中年夫妻,生性朴实,倒也没有怪罪对方,甚至还将那位金饼拿出来还给周山。周山见状,心中感慨万千,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已亡故的双亲,忍不住鼻头一酸。他直接一推,说道:“老乡不要客气,这枚金锭就当是我的租金吧,现在乱世大家都不容易,你们就收下吧!”对方只好不再推辞,随即又挽留周山吃饭。(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