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投名之状 (2)(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郭淮心中一凛,压低声音,学着贾仁禄那般粗声粗气的道:“司马老儿,许久不见。没想到你居然还健在啊!像你这般老而不死,倒也算是难能可贵之至了。”

司马懿向他瞧了一眼,微微一笑,道:“没想到你一点都没变,说话还是这般风趣。”

郭淮道:“别说才半年没见,就算是十年没见,老子也还是像过去那般玉树临风,英俊潇洒,不会有太大变化。而像你这般整日价偷鸡摸狗,行奸使诈之人,居然也能青春常驻,容颜不衰,却也可算是奇事一件。”

司马懿仍是微微一笑,心道:“这人装得甚像,几可以假乱真,若不是我已识破诸葛亮奸计,极有可能上当。”说道:“仁禄,你今天的声音怎么怪怪的,难道是生病了,你我都是日理万机之人,可要注意休息啊。”

郭淮心中一凛,心道:“他不会是瞧出破绽来了吧。”一想到此,手心、背上汗水涔涔而下。当下他定了定神道:“老子刚和众将讨论如何将你生擒活捉,然后用笼子装着,从壶关一直游到长安,看一看收钱三百,向你吐一口唾沫收钱五百,小孩减半,美女免费。天下老百姓恨你这个助纣为虐的太尉入骨,老子岂有不花差花差之理?这讨论久了,嗓子自然就哑了。再说我从未做什么亏心事,上天自然不会让我生病。倒是你天天做亏心事,可要小心些啊。”

司马懿迄今为止没有占到半分便宜,摇头苦笑,道:“没想到你声音变怪了之后,词锋倒是犀利许多。我甘拜下风,不敢再同你作口舌之争矣!不过有一件事情,还是必须说清楚的。炎汉相传二十四帝,气数已终。我主顺天应人,法尧禅舜,坐镇中原。即位以来,百姓乐业,草木沾春,舜日尧天,不过如此。我主之所以能容汉、吴二国与之并存,乃是因我主宽慈仁厚,恐伤百姓也。你不过是许都一小卒,不识天数,强要相侵,理宜殄灭!如省心改过,宜尽早回国,各守疆界,以成鼎足之势,免致生灵涂炭,你等也可保全首领,岂不是好?”

郭淮垂下头来,寻思贾仁禄素日言行,以便措词。司马懿微微一笑道:“既然仁禄自知理亏,便尽早收兵回去,不然兵锋一交,你必将死无葬身之地矣!”

郭淮仍是低垂着头,一言不发。司马懿问道:“仁禄为何一言不发?难道是理屈词穷,不知该如何应对?”

郭淮一咬牙道:“老子正在想一件事,故不能立即回答,岂有他哉?”

司马懿问道:“哦,仁禄在想何事?”

郭淮道:“老子听说你祖父、父亲都是汉臣。便在想你死了之后,到了阴曹地府,你祖宗问你为何背弃祖宗、叛汉助贼,不知那时你该如何回答?”

司马懿羞惭满面,道:“既是这样,我们之间便没什么话好说的了。我与你决一雌雄,你若能胜,我誓不为大将。你若败了,早归故里,我并不加害!”

郭淮笑道:“好,要得就是你这句话!明日辰时,你我各起兵马列成阵势堂堂正正的决一胜负如何?”

司马懿点了点头,招呼军马退回大寨。

其时郭淮已浑身湿透,望着司马懿远去背影,长长吁了口气,伸手抹了抹额头,低头一看,手中竟是干干的,一滴水珠也无,这才想起自己带着人皮面具,额头上哪来的汗水。

回到帐中,见了诸葛亮,郭淮将自己与司马懿的对答详细说了。诸葛亮微微一笑道:“你说的很好。仁禄平日说话就是这般油腔滑调,你模仿的很像,司马懿应当看不出什么破绽。”

郭淮道:“末将追随军师已久,平常时常听他胡说八道,他那些胡言乱语,别人听起来觉得莫测高深,末将却早已耳熟能详,故能模仿的惟妙惟肖。只是司马懿喜怒不形于色,末将无法瞧出他是否起疑。”

诸葛亮道:“你已经做的很不错了,先下去休息吧。”

郭淮答应一声,正要退出。忽然一名小卒走进,道:“启禀将军:一员魏将来到寨外,口称愿降。”

诸葛亮站起身来,走到郭淮身边,悄声说了几句。郭淮点了点头,从袖中取出人皮面具带好,正中一坐,清了清嗓子,道:“将那人唤将进来,老子要亲自盘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