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阴差阳错 (2)(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贾仁禄心道:“抢男霸女,这不是黄世仁干的活么?怎么竟也摊到老子头上?这摊臭狗屎说什么也要往外推,可不能揽在自己头上,否则后世史官在青史上记上一笔,老子可要遗臭万年。”说道:“皇上您不知道,杨瑛这小妮子会功夫的,犹其是轻功出众,高来高去,飞檐走壁如履平地。咱家那二尺板墙对她来说那就是个摆设,说过便过。她真心要走,臣可拦阻不住。还请皇上另觅善地,妥善看管,这才万无一失。”

刘备向他瞧了一眼,道:“真是这样么?”

贾仁禄道:“微臣怎么欺瞒皇上?”

刘备笑了笑,道:“你家里隐藏着多少武功高强之辈,别人不知道,朕还不知道?要是你家真能任由杨瑛说来便来,说走便走,那些刺客要想行刺你,岂不易如反掌?你少在朕这油嘴滑舌,巧言佞色,这事朕就交给你了,反正到时朕要找不到人,就拿你是问!”

贾仁禄心想:“刘备现在是越来越难忽悠了。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上要老子做黄世仁,老子也只好昧着良心当一会黄世仁了。”应道:“是。”

刘备殿外蔚蓝色的天空望去,喃喃道:“桓灵二帝真该千刀万剐。他们在位之时倒行逆施,朝政紊乱,民不聊生,终使天下分崩,九州辐裂,这战一打就是几十年,老百姓吃了太多的苦,不能让他们再受苦了。”

贾仁禄心想:“话虽如此,但要一个女人来摆平这种事情,也是有些说不过去。何况杨瑛不过一介女流,又没有系统的学过色诱之术,真能左右未来草原政局的走向么,怕也不见的。就算她有办法拴住拓跋力微的心,这事情也不一定按着我们所想的方向发展。”不过这些话只能在心里想想,要是说出来,这脑袋可就要挪个地方了。

刘备感概一番,说道:“元常,你有什么话现在可以说了。”

钟繇两次要说,两次都被打断,现在要他说了,他反而不知该说什么了,怔了一怔,道:“皇上,臣有几句不中听的话,不知当不当讲?”

刘备笑了笑,道:“但讲不妨。”

钟繇道:“臣闻:‘有道之君,以乐乐人。无道之君,以乐乐身。’宫室嬖幸,田猎游乐,一身之乐直到尽矣。而皇上为求虚无缥缈之仙药,竟视人命如草芥,此无道之君所不为也。这半年多来,皇上五次遣人东渡求仙,结果均是一去不返。每次求仙,均派水手千人,方士数十,接连五次,死亡之数已达五千有余。此等悖逆之举,当年秦始皇曾经做过,秦国就因暴虐无道,二世亡国,皇上有道之君,奈何效此无道之举?人命至重,而滥杀如此,百姓内叛,诸侯外离,桀、纣亡国之祸,将及于皇上!臣今日不言,怕是无人敢言。臣不忍国家之危亡,故敢直言不晦,请皇上速罢此悖逆之举,使国家危而复安,臣虽死不恨!”

刘备笑了,说道:“朕正要和你们商量此事。谁不希望长生不老?说在心里话,朕春秋已高,而太子年幼,现在朕最怕的事情就是有朝一日撒手人寰,皇太子年轻识浅,不知治国,误了朕的大事。朕想多活几年,用心教导皇太子为君之道。待皇太子长大成人,朕再传位给他。这样江山有了接班人,朕也可以放心去了。出于这个想法,朕派人前往东海求仙,这也人之常情。元常,朕也知道你说的很有道理,五次求仙死了不少人朕也很难过,可是朕现在就这么一个心愿,你就让朕胡作非为一次,别把进谏了。”

钟繇道:“可是”

刘备道:“没什么可是的。朕意已决,今后再有敢言此事者斩!”

钟繇吓了一跳,接下去想要说的话不待他忘记,十分自觉的跑到了爪哇国去了。他向诸葛亮使了个眼色,希望他和自己一起上,拼着一死,也要让刘备打消此念,这人说什么也不能再死了。

也不知诸葛亮是没看见他的眼色,还是慑于刘备的威不敢乱放声音,坐在那里一言不发。钟繇知道满朝文武之中,能影响刘备决定的就两个人,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便是贾仁禄。既然诸葛亮不发表个人意见,他只好去求贾仁禄。其实他也不想想贾仁禄最怕死,又怎会和他穿一条裤子?

当下他向贾仁禄望去,只见他正低头打着磕睡,显然连刘备的话都没听到,自己求他帮忙,明显是问道于盲了,暗暗叹了一口气,心底有一声音响起:“汉室将亡矣!”

刘备向工部尚书糜竺瞧了一眼,冷冷地道:“对于这事,你就不想说些什么?”

糜竺吓了一跳,跪倒在地,连连磕头,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刘备道:“朕可听说吴国所造的大海船能乘风破浪,远涉重洋,航行到我们根本无法想像的地方,如朱崖、夷州、高句丽,扶南、林邑等地。海上什么时候没有大风,为什么他们的海船遇风不沉,而我们的海船在海上遇到一点点风浪就船毁人亡。你身为工部尚书,主管船只建造,对于这事,难道就不想和朕解释解释。”

糜竺对造船也是个门外汉,刘备想要求仙,要他造大海船。他因为糜芳之事愧对刘备,虽然糜芳在邺城之役后又回到了汉朝的怀抱,但他每念及此事,心里都和吃了只苍蝇似的。他总想着做一两件大事来弥补自己的过失,如今总算是逮到了个机会,接了圣旨之后。他立马去请当时全国最好的工匠连夜赶工。可是北人乘马,南人乘船,这是上天给当时中国人定下的铁律。北方人终日都和马打交道,见过大海船的人都是凤毛鳞角,想要找到精擅造船的工匠也和走蜀道一样,难于上青天。功夫不负有心人,可能是上天被糜竺的执着所打动,给了他一些狗屎运。他费了一番心血,还真找了几个。这大海船在工匠的努力下也如期完工,在小湖泊里试航了几次,下水后没有立即散架,看来质量上没有问题。糜竺什么也不懂,见船只在水面上运行如飞,很是高兴,下令重赏工匠。工匠收了钱,施施然跑路,从此下落不明,不知所踪。

刘备见海船造好,也很高兴,重赏糜竺,跟着令人乘船出海求仙。哪知这种豆腐船在小湖泊里行驶的似模似样,一到海上,可就没那么听话了,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在风浪不大的情况下,倒还能将就。可一遇到大风,该裂的地方裂,该漏的地方漏。船上的方士水手还来不及逃命,水便哗哗的涌了进来,众人逃命不迭,只得心不甘情不愿的栽进水里喂了鲨鱼。失败一次之后,糜竺吸取了教训,再次挑选工匠时就认真不少。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工匠想要骗倒他这个门外汉,总是会有办法的。于是他一而再再而三的上当,闹到后来,连他也搞不清楚这到底是技术问题,还是海上有什么水鬼海妖在作怪了。刘备要他解释,可他也是受害者,心里憋着一肚子委屈,藏着一肚子疑问,实在不知该如何解释,只有一言不发,给他来个闷声大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