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表请内附 (2)(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韩龙道:“家父原在公孙瓒手下当差,其时公孙瓒与袁绍同处河北,互不相下。双方连年交战,公孙瓒屡战屡败,退守易京,龟缩在城里不敢出来。家父料公孙瓒必败,便弃了差事,逃入塞北,归于大人麾下。他到了此间娶了一位鲜卑姑娘,也就是家母,生下了小人,小人虽有一个汉人名字,却一天也没在汉人的地方生活过,是以小人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汉人。”

建安初,袁绍与公孙瓒为了争夺河北的统治权,大打出手,几乎每年都在打战。幽州一带老百姓为避战祸,往往翻山越岭逃到草原上来。当时轲比能的部落和幽州仅仅隔着一道白山,近水楼台本来就容易得到月亮,而轲比能的脑子又比其他大人好使些。其他大人都视前来投奔自己的汉人如猪如狗,将他们分给手下为奴,恣意折磨。轲比能骨子里虽然也鄙视汉人,可他不得不承认汉人的所掌握科学技术要比他们鲜卑人高明的多,为了学到先进的技术,他不得不装出一副不计前嫌,虚怀若谷的样子,善待汉人,尤其是汉朝读书人。幽燕一带百姓听说轲比能礼贤下士,振贫济寡,争往归之,是以轲比能麾下的汉人比其他部落要多的多。

尽管轲比能善待汉人,却也没有达到一视同仁的程度,汉人的地位普遍都比较低,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受尽鲜卑贵族的折辱,不少汉人为了改变不利的局面,往往和鲜卑人通婚,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地位。鲜卑人正好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解决问题,就像当年同化匈奴人一样把汉人给同化掉,将他们的先进技术彻底变成自己的。一个巴掌无论如何也拍不响的,既然汉鲜两方都不反对联姻,这事自然水到渠成,顺理章成。轲比能听说他老子娶了鲜卑人做老婆一点也不感到惊奇,哈哈大笑,道:“既然你在鲜卑出生,母亲又是鲜卑人,那就不算是汉人了。照惯例汉人是不能当任高官的,你不是汉人,那就再好也没有了。”将侍卫首领叫道跟前狠狠的训斥一顿,骂得他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末了道:“像你这样的酒囊饭袋,要来何用,打今日起,你的位子”一指韩龙道:“就由他来坐,而你就做他的副手,好好跟着他学学。”

那首领一下子变成了副手,自然郁闷的要死,口不对心的应道:“是,是。”

韩龙道:“小人何德何能,怎敢居此高位?”

轲比能在他肩头上拍了拍,道:“我说你能行,你就能行。我这人最讨厌别人不听我的话,好了,这事就这么定了。”提高调门,对诸位大人说道:“匈奴人居然敢派刺客来刺杀我,你们说这事该怎么办?”

众部落大人群情激愤,异口同声:“灭了他!灭了他!”当然他们也不全是替轲比能鸣不平,心中都有一些小九九的。

轲比能道:“既然大伙都没意见,那这事就这么定了。我决定出兵十万攻打南匈奴,一雪被刺之辱。你们都回各自部落好生准备,下月初在弹汗山取齐,再往匈奴问罪!”

众大人齐声应道:“是!”

轲比能见众大人都很听自己的话,心中豪气陡生,双手高举,哈哈大笑。蓦地里一口气,没喘顺,哇了一声,喷了口鲜血,倒在了地上。太医吓了一跳,忙将他拉下去急救。

鲜卑欲起倾国兵马攻打匈奴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呼厨泉的耳朵里,急得他险些解下裤带上了吊,他将手下官员都叫到帐中问计,众将或言战或言和,纷纷不一。呼厨泉当然知道现在的匈奴还剩下几斤几两,几个脑袋烧糊涂的官员提出的操家伙干他主意一下子就被他否决了。他倒颇赞同不少人提出献女求和的主意,可是轲比能正在气头上,会不会同意这一美人计,他心里也是没底。

正无计可施之际,一个瘦削汉子站了起来,道:“单于,依臣看来,言战言和都不妥当。”

呼厨泉道:“那你说该怎么办。”

那人道:“唯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上表中原皇帝,乞请内附。”

呼厨泉叫道:“内附?”

那人道:“嗯,鲜卑十万大军压境,与现今匈奴的实力,挥师逆战,无异以卵击石。言战者非也。轲比能正在气头上,要想打消他的攻伐之念,所献之女必有殊色,而今匈奴女人虽多,端丽无双的却是一个没有,既便是有,也须慢慢寻访,我们怕没有那么多时间了,是以言和者亦非也。我们即与大汉和亲,单于义女又是中原皇后,就当积极寻求大汉帮助,以解此难。现在的单于庭与大汉太远,救援起来十分不便,不如弃了此间,举族内迁。这样离汉朝近了,汉朝就可以很好的保护我们了。有了汉人的保护鲜卑人再多,也不足惧也。”

呼厨泉叫道:“我堂堂匈奴单于居然要汉人保护,不可,不可。”

那人道:“单于难道就忍心眼睁睁的看着匈奴灭亡么,难道就忍心眼睁睁的看着麾下的百姓死于非命?”

呼厨泉低头不语,过了良久,叹了口气道:“嗯,你说的很有道理,可是”

那人道:“单于可是受不了屈辱?”

呼厨泉点点头,那人道:“忍一时之辱,换来的将是莫大的好处,单于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