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善恶有报 (2)(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原来依娜功亏一篑,终于没有达成目的。最令她想不到的就是她最信任司马懿居然也是卧底。那一剑大大出乎她料外,自然没能躲开,重伤之下,她又一连中数剑,情知今日有败无胜,再斗下去,势将败得惨酷不堪。她隐隐觉得刘备便没有死,于是她假作气力不济,倒地而死。她习过龟息之法,一时屏住呼吸,自不在话下。众人探了她的鼻息,都以为她已经死了。其后刘备复活,殿上诸人大惊失色,自然没人想着去处理她的尸体。她暗暗积蓄力量,待刘备走近,突然起身,意欲一掌将其格毙,以稍泄心头之恨,哪知到头来,还是没成。

司马懿跪倒在地,匍匐请罪,刘备挥了挥手,道:“罢了,谁想到她竟这般坚忍。”众人为防万一,将两具尸身都搭了出去。

刘备道:“言归正传,伯约适才你说,子度已在宫中?”

姜维道:“正是,臣将他和那几个看守柏梁台等待处决的内侍宫女关在一起。”

刘备道:“带来见朕。”

少时孟达带到,跪在阶下,大叫:“皇上开恩,皇上开恩。”

刘备看了他一眼,道:“三年之内朕让你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吏升任太守,其后你丢了江州,朕也没有怪你,朕待你可谓不薄,你何故要反朕?”

孟达道:“罪臣信了刘封的鬼话,一时鬼迷心窍,还请皇上开恩。”

这时诸葛亮、钟繇、陈群俱到,上前行礼。

刘备道:“孟达谋反,大逆不道,长文,按律该如何处置?”

陈群道:“夷三族。”

贾仁禄知道所谓三族包括父族,母族,妻族,说道:“皇上,臣有一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刘备道:“但讲不妨。”

贾仁禄道:“是这样的,孟达之妻张氏没和孟达做几日夫妻,便私奔从了刘蒙。孟达谋反之事,她一点也不知情。再者刘蒙虽然做恶多端,但在这件事中不无大功,要是没有他,臣也不可能对敌人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请皇上看在刘蒙的面上,就饶了张氏一门吧。”

刘备对孟达说道:“你自己说,朕要诛你三族,冤枉你么?”

孟达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道:“不冤枉,臣罪大恶极,擢臣之发,以数臣罪,尚犹未足!”

刘备道:“你辅朕多年,尚算勤勉。今只斩你一人,你之家小,我按月给以禄粮,你不必挂心。”

孟达感激涕临,道:“皇上大恩,孟达今生今世无法报答,来世一定结草衔环”

刘备低下头,挥挥手,道:“带下去交赴刑部,明正典型。”羽林军上前,押着孟达去了。

司马懿道:“刘封伏法,可余党众甚,请问皇上该如何处治?”

刘备道:“曹魏以严刑峻法而失江山,朕岂能效尤?陇西之事,应分别首从,不可一体诛杀。几个带头鼓动封儿造反的,杀了也就是了,其余尽皆原宥。”

司马懿道:“那刘封私下招募的死士呢?”

刘备道:“这些人多为亡命之徒,身上大都有官司,统统交由刑部议处,按其罪恶轻重量刑。”

司马懿又道:“安西都督马超、西平太守彭羕等尚未伏法,请皇上发兵剿捕。”

刘备笑道:“这些人朕自有主张,不日当有好音。还有,刘蒙虽然作恶多端,但死于王事,功过相抵,便饶了他一门老幼吧。张氏也不必追回了,就算是刘蒙的妻子,刘蒙原来的产业,也都还给他的后人,具体事宜,孔明你下去和几位大臣商量一下,拿个方案出来。”

刘备叹了口气,道:“世上是是非非,真的很难说清楚,若是当日仁禄要了刘蒙的命,这会谁来救仁禄一命?”

贾仁禄心头一酸,眼泪又忍住掉了下来。

刘备道:“薛珝死了?”

贾仁禄道:“正是,不过关于薛珝,臣也有话要说。”

刘备道:“怎么了?”

贾仁禄道:“他是刘蒙至交,听了刘蒙良言劝告,也早已认识到错误,弃暗投明,这几年他一直暗中将皇后的消息透露给臣。”

贾仁禄道:“嗯,围住承明殿的侍卫都是伯约精心挑选的,本来是想保护殿中诸人,谁曾想薛珝突然失心疯,自己往刀口上撞,当真死得莫名其妙。”

刘备道:“他也做了不少坏事,死了也不算无辜。他也功过相抵吧,只罪一身,不可诛连。人命至重,像这样的大案,一个不好,死者上万,其中大多都是冤枉的,如此草菅人命,江山岂能久长?刘封、孟达、彭羕、皇后谋逆一案,就由孔明、长文及刑部会同审理,无枉无纵。”

诸葛亮、陈群应道:“是。”

刘备道:“那日朕被依娜当成仁禄掳至未央宫,随即与仁禄换了装束,毕竟要朕扮仁禄和依娜朝夕相处,非露出破绽不可。朕这几日一直呆在宣室殿,对外界之事一无所知。听说皇后分勉时难产,危在旦夕,可有此事?”

贾仁禄道:“有这回事。”

刘备关切道:“后来怎么样了?”

贾仁禄道:“多亏樊太医手段高明,硬是从死神手里将皇后的小命给拉了回来。”

刘备道:“那孩子呢?”

贾仁禄道:“孩子也十分平安。”

刘备道:“男孩还是女孩?”

贾仁禄道:“是个公主。”

刘备点点头,道:“她与朕夫妻一场,她对朕不仁,朕却不可对她不义。传旨将皇后废为庶人,关入石渠阁,反省己过,终生不得出阁一步。”

这是刘备的家事,众人当然不好说什么,何况无期也算是不轻的刑罚了,当下胡乱答应。

承明殿,刘皇后看着襁褓中的女儿,长吁短叹,泪流满面,一句话也没有说。

过了良久良久,一内侍高举圣旨,走了进来,道:“皇上有旨,皇后娘娘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