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先生”
喊他。信兵卫看也没看他一眼,不过喉咙里却咕嘟响了一声,他就像逃跑似地向远处逃离而去。定吉慌里慌张地看了看天,又看了看地,然后浑身颤抖了一下。
“------不会来地震吧。”
松村信兵卫把酒戒了。他真的下了养孩子的决心,长屋里有一位同样刚生下婴儿的妇人,每天三次闻子会把孩子抱去讨奶喝,孩子已经生后九个月,剩下的只要给他喂些米汤和水饴糖就可以了。麻烦的是夜里,估计是孩子明白换了人,哭上一个小时都停不下来。这可就给近邻添麻烦了,所以信兵卫抱着孩子出去,有时甚至一直走到三十间壕沟那里。
他笨拙的动作“哦,哦,好,好”地哄着孩子,心中想着这小家伙一定是在想念他母亲温暖的怀抱吧,那可怜相令他心中感到一阵阵刺痛。
“别哭,别哭,我会成为一个比谁都好的父亲,一定能把你幸福地养大成人,好,好,不哭不哭了------”
就这样过去了大约五天。
闻子和他才刚开始渐渐地习惯新的生活,却又发生了一桩不幸的事情。------在一个下着烟雾般毛毛细雨的日子,闻子的祖父重助推着夜鹰面摊的板车出去做生意赚钱,却在夜里十点被人背着回来了。听见闻子的惨叫声,信兵卫也奔了过去。老人的腰骨好像骨折了,马上去请来了医生,虽说没有骨折,但腰骨受到了十分严重的强烈打击,右腿的大腿骨说是有了点裂缝。
“都这个岁数了呀,”医生歪着头,“就算顺利治好了,是否还能站起来都很难说啊。”
等医生回去,长屋里的人们也都回去后,重助流下怨恨的泪水述说了事情的经过。
------在京桥的中央大道,和平时一样推着面摊板车走去了日本桥,但因为那毛毛细雨客人很少,只做成了平时三分之一的买卖。然后走到江户桥后回转回来,发现了一处很大的剑术练武馆。大概已经结束了那天的训练,只听见断断续续的竹刀碰撞声,和热闹的说话声。这时他吆喝了几声,于是马上有门人从窗口露出脸来,
“老头,还剩有几碗?”
他问道。回答告诉他还有这么许多,
“好,都要了。”
于是出来了三个人。他们吃了两碗,三碗,后面出来的人也一起加入,还没等他们吃完,又有硬挤进来的人,交替过来吃的人,乱成一团。不过因为有过“都要了”的说法,放下心并未在意,可到了最后剩下的一个人吃了三碗,他扔下十文钱,“不用找零钱了。”说着想要离去。
“戏弄我这作小本买卖的老头子可是罪过呀,请把钱付给我吧,------我只当他们是在开玩笑,就这么说了,结果那之后就是一顿臭骂,本来不该搭理的,但实在太气人了就说了他们几句。”
应该是伤口疼痛,老人咬着牙叹息。
“自然是毫无道理可说了,四个人跑了回来,他们一起推倒了面摊板车,摔碎面碗,我想阻止他们,但也被他们推倒,踩踏踢打,……活到如今五十八岁,也有过无数艰辛悲伤的经历,但像今晚这么可恨的事还是头一回啊------”
“这么不讲理的事绝不会就这么算了的,老爷子。”信兵卫像在给他打气说道,“一定会让他们来给个交代的,会告诉他们该怎么作,生气对伤势不好,总之先静下心来慢慢疗养吧。”
信兵卫的心中被愤怒填满。
冲石主殿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作法,为了每日的生活辛勤工作,软弱无力的老人所受到的暴虐无道,同时发生的这两件事带给他的愤怒再也无法忍耐,恨得他浑身颤抖。------第二天傍晚,他借了重助平时工作的衣服,脸上包了头巾,完全是一副摆夜鹰荞麦面摊的打扮,在借来的面摊板车里准备好食材,等到黄昏时分出了长屋。
“先生没关系吗?可别做危险的事啊------”闻子抱着鹤之助一直把他送到了白鱼桥,“要是先生受了伤,我会被长屋的所有人怨恨的,更不用说小鹤可就太可怜了。”
“这个我最清楚了,不过我更担心的,是能不能作好这买卖呀。”信兵卫这么说着笑道,“我可是打算今后一直摆这夜鹰面摊呢。”
“啊啊,这种事怎么,”
“是真的,我想用辛勤劳作赚来的钱养大小鹤,而且包括老爷子的份也得赚回来,你看着就会明白。”
说笑着他推着面摊板车出去了。
就如从重助的话中所推测的那样,他过去一看,果然就是折笠五郎左卫门的武馆。时间不能太早,从父桥到日本桥沿着河岸慢慢地作着买卖,等待时机的到来。客人零零散散地来了几位,因为不熟练,或是面条煮的时间太短,或是汤水太少,总是出错,就连“多谢光临。”这样的话都无法轻易说出口。所以客人们也马上都明白了,“你不是专业的吧。”被这么数落。
------终于过了九点多一点。觉得应该可以了,便推车过去,在折笠武馆外停下车。这时武馆里只能听见一,两柄竹刀在碰撞的声音,还有人们说话的喧闹声。他用连自己都觉得一点也不像样的音声“荞麦---面”叫喊。等喊过三次,从窗口那里,“喂,卖面条的。”被喊了去。
“还剩多少面条?”
“哦,还有三十来碗。”
“好,全要了,你在那等着。”
刚听到这么说,不久便有四个人穿着训练的服装跑了出来。信兵卫将头巾在头上包得更低一些,小心注意不让他们看见自己的脸,给他们四人的碗里盛上了面条,然后在那上面撒上了一大把辣椒粉。
“好了,久等了。”
“肚子里的虫都在叫了,快拿过来。”
四个人每人一碗,手上捧起了面碗。(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