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推波(上)(1 / 2)

商道香尘 剑道尘心 2508 字 2个月前

八月份,在整个商界里受到关注最多的一件事,无疑就是浦海汇东金融区工程招标结束,即将进入建设阶段。

欧阳家和苏家联手接下这个项目的消息,最早先是高氏集团下属的传媒报导出来。事隔一天,官方也正式对外宣布了这个结果。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建设项目,国内有实力参与竞标的企业本就凤毛麟角,因此也不算太让人意外。商界那些重量级的集团和公司,最感兴趣的并不是竞标结果,而是欧阳家和苏家这两个百年对头竟然会展开合作。

和那些大鳄不同,国内的许多建筑工程公司,关注的重点则是这个工程最终会被谁拿到。他们虽然没有实力承接整个工程,但人人都希望能从这裏面分一杯羹。当他们得知项目最后的归属后,多少有些失望。因为欧阳家是老牌地产大亨,下属的工程建设公司极多,再加上苏家旗下的相关企业,这个工程他们完全能够内部消化掉。

但是没过多久,欧阳冰就对外宣布:此次汇东金融区的建设,将会有一成的工程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寻找一些有实力的建筑公司分包合作。顿时让那些翘首期盼的人们看到了希望。要知道这一成也有20亿美元!

不过分包工程招标时对企业的要求近乎苛刻,必须是业内有着良好信誉质量的大型企业。工程的监理也全部由欧阳家旗下的监理公司担任,让那些想浑水摸鱼黑捞一把的人彻底绝了念头。

一些分析家则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给予了众多积极的评论。前些年东新区的开发,参与竞标的只有两家国内企业,而最终也是被外国公司拿走了项目。而这一次是国内企业首次在这么大的项目中展现了自己的实力。这一方面是我们自己的经济实力有了巨大进步,另一方面,国内已经有了可以在国际领域内参与重大项目角逐的企业。

或许是因为这件事的主导都是我认识的人,每当我在报纸和电视上看到这方面的报导时,总会有一些特别的想法。

苏映雪生日那天,几大世家年轻一辈的杰出人物,到了差不多能有一半。那些人裏面最厉害的,就是和我最熟悉的两个人。

像罗宇、周世杰这些人,在家族中还扮演着实习太子的角色。而苏砚海和欧阳冰不动声色间,掀起了这么大的风浪。几大世家年轻一代的人裏面,恐怕没有比他们更厉害的了。想想就能明白,罗宇还在拿1000万出来和我斗气争胜,而那两个人已经在操作200亿美元的大项目了。相较之下,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苏砚海的心机手段就不用说了,而欧阳冰那个我未来的大舅哥也绝不简单。如果这件事完全是在欧阳宁袖手旁观的情况下,由欧阳冰自己独立运作的,那么外面随和的他实际上是一个比苏砚海更厉害的人物。

幸好,我的对手是罗宇。要是这两个人的话,我可能一点赢的希望都没有。

其实抛开这些因素,一直以来我都很关注汇东金融区的项目。这个工程的建设对我从事的行业有着极大的影响。

这个工程将在年底前完成所有规划安排,大概在明年年初正式动工,一期工程建设周期为五年。工程的主体,全部是高层建筑,建成后这裏将成为第二个东新区金融中心。整个工程所用到的钢铁数量将是巨大的。每当国家有重大建设工程时,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那些高层或是超高层建筑,不是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事实上钢筋混凝土的建筑也根本建不了那么高。高层建筑的主体是用重钢结构建成的,而非钢筋。要是那样的话,和我的关系就不是太大了。

浦海最高的88层凯悦大厦就是重钢结构的。更出名的美国世贸双子星同样也是。这种结构的建筑,建设周期会比较短,经济、省时而坚固。但是却有一个缺点,就是耐高温性能极差,一但大火燃起来,将是毁灭性的。世贸双子楼的倒塌,根本原因不是飞机的撞击,而是飞机上燃油的剧烈燃烧所产生的高温。

这项大工程,所带动的市场效应是可以想象到一些的。甚至其他建筑材料的大幅需求,对钢铁行业也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不难预见,明年市场上包括钢铁在内的众多材料将会相当紧俏。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的话,实在不可原谅。

我给李薇开玩笑说,现在要是开办一个水泥厂,几年之内肯定能翻倍的赚回来。这丫头现在心思可比最早做我徒弟时灵巧多了,她说你干脆弄一个钢厂,那不是赚得更多?玩笑之余,我们考虑得最多的是如何把握这个商机。

目前进口材料销售进展非常顺利。当初最早进行国产材料市场销售一块的时候,我们对市场资源做过大概的划分,重叠的面就比较窄,在市场上的扩展面非常广。

在我和梁波他们的联合销售体制下,虽然牺牲了一些利润,但出货速度一直跟得上罗成的计划。这样一来,在商行那边我们公司的信誉相当高。每次和商行的唐绍强董事通电话时,他都是赞誉有加。以后如果再有类似的合作项目,商行是很愿意的。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合作,已经为公司创造了很可观的利润。

因为外贸公司的投资重点已经从贸易向实体倾斜,今后一段时间内,不大可能再有这么大单的进口材料。而和梁波他们订的国产材料,半年内是拿不到更多的量了。眼前的问题就是货源渠道不足。

我们的原来的计划是,等这批进口材料销售的差不多,将手头的资金用来购买自己的材料,从商行那边把货权拿回来,押到年底时进行销售。但这次汇东金融区的工程,让我有了进一定步扩展销售材料品种的欲望。

厚板材料我们以前从来没有做过,也没有这方面的客户。但当初做进口薄板时,同样是从无到有一步步做起来的。只要有合适的货源,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做起来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用手头的资金,先采购一些这方面的材料回来进行试销,先打开市场门路,积累一些销售经验,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到钢厂去订货,也是一条不错的路。这种材料的钢厂订购,相对来说比我们现在做的材料要容易一些。

我把这些想法整理了一下,快下班前,把李薇、罗成、宋海峰都召集到我的办公室来,大家集体讨论一下。这已经成了我们公司的一个习惯,每当有关键性的举措时,总会在一起开诚布公的讨论。我也一直认为,这是公司良好发展的基础。

当我说了自己的初步想法后,宋海峰说:“对于这个方向,我是赞同的。不过现在时机不太好吧?”

李薇也说:“我同意小宋的意见。现在开始发展厚板市场,利润恐怕远不如进口材料。而我们的销售人员,差不多又要重头开始,除非再招聘些人,专门做这一块。”她比宋海峰要小上三岁,但因为是师傅,一直以小宋呼之。

罗成没有發表他的看法,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数据:“到目前为止,我们和商行合作的这批材料,已经销售了9800吨,接近总量的三分之一。除去商行的提成、合作公司的分成、以及资金利息,实现毛利362万元。按每吨的平均利润计算,是国产材料的1.1倍。按照吴总的市场分析,后期的材料利润还要高一些,预计2万吨材料可实现毛利850元。如果按照我们原有计划,提前拿回货权,押后出售,还可以再多得利100万元以上。”

我点了点头。当初接下这批材料,我预算过,总共大概能有2000万左右的利润。在这次合作中,大概有700万的利润分流到了合作方。这个是必须的,要不然商行也不会出钱,梁波他们也不会那么卖力。

李薇说:“就算现在市场条件良好,我们怎么说也是生手入行。同样的资金投进去,恐怕不如薄板利润的四分之一。一吨能有大几十的利润就不得了了。”

我说:“这个我也知道。二手货拿进来肯定是不如一手货利润高的。再加上现在薄板的需求正旺,压缩这一块的资金,大家肯定都觉得可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