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变故(上)(2 / 2)

商道香尘 剑道尘心 2111 字 3个月前

我也知道,其实就是这次拿她的钱收材料,也是她愿意给我这么个机会。当时没想太多,后来也想明白了。而且看到她厂子现在这个规模,她既然早有打算这么发展,没道理在市场大好的前景下,闲着几百万没用处。这些钱我帮她做贸易,和她自己用,还不一定哪个方面赚得更多呢。

我说:“俞姐,我一直都很感激你。”

俞岚说:“你既然叫我俞姐,就不要这么见外。你是个有本事的人,我还没见过谁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公司做得这么好。半年前我还给你开一月一万块的工资,现在你一个月就能帮我赚几十万了。”

我笑了笑,说:“这个主要是我赶的时候好,还有朋友们的帮助。”

俞岚说:“谁做生意不是靠朋友呢?能交到好朋友,那是也本事。看到你发展的这么好,我很为你高兴,比我自己的厂子扩大规模都要开心呢。”

她的声音渐渐温柔起来,让我有些不知所措。我连忙引开话题,说:“俞姐,我还有个事要和你说。我大哥,就是顾强,厂里要扩建,马上要建厂房,想让你的厂里承建,图纸也由你们设计,你看怎么样?”

俞岚笑着说:“你给我生意做,还能怎么样?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建?”

我说:“建厂的地皮早就有了,现在资金也到位了,想越快越好。要不下午我们就过来详细谈谈这事?你有空吗?”

俞岚说:“好。下午你和顾强过来吧,我等你们。”她把手里的夹子打开,递到我面前,“这是后面两个月的用料计划,你看看,有哪些材料会比较紧缺,帮我先预备下。”

最近虽然我对市场关注程度不是很高,但李薇他们整理的市场信息和梁波整理的钢厂信息我还是经常看的。俞岚这张表上大多是通用规格,没有什么特殊材料,便说:“只有各别几个,可能到时候会紧些,我会先安排拿下来。其它的都没什么,但到时候价格可能就高了!”

俞岚说:“价格高些不怕,水涨船高嘛!倒是你们自己要用的材料,不妨先采购进来。等事情订下来,我派技术员去测量制图,用料单一出来你就可以采购了。”

这倒是个要紧事,得为自己节省些成本。我说:“好!”

俞岚说:“还有件重要的事,要和你商量的。我们厂要往重钢结构上拓展,这方面的材料你要多留意了。如果有可能,我想让你的公司帮我从钢厂代订材料。我听说这种材料相对好订一些,是不是真的?”

真是不谋而合啊,我高兴的说:“我正有做这块材料的计划呢!也想到钢厂去订货。厚板材料现在还是比较好订的,就是时间可能要长一些。不过你现在刚开始做,能保证用量吗?我公司这方面的客户目前还是零。”

俞岚说:“有几个小一些的工程,已经谈得差不多了。我把厂子弄这么大,就是准备朝这方面发展。现在用量可能不会太多,但你也要有个准备。下个月我要到浦海去竞标,只要谈下来,明年的用量就大了。”

我说:“你要去拿汇东金融区的工程?”

俞岚点点头,说:“对!我要尽最大努力拿到。能不能赚钱都不重要,先为公司把这一块的牌子打出去!”

这的确是个扩大公司影响的好机会。想想以后说起来,汇东国际金融中心某某大厦就是我们公司承建的,那在业内的影响立即就不一样了。

重钢结构用料的特点我还很不清楚,这时正好向俞岚学习了解一下。她在这方面已经下了不少工夫,我手上夹子里的资料,后面几页全是这方面的东西。俞岚坐到我旁边,细心给我讲了讲。

俞岚身上的香水味不停的钻进我鼻子里,一种若有若无的淡淡香气,闻起来很是舒服。而这味道我也不是一第一次闻到了,脑子里一下子又浮现出那天俞岚酒后送她回家时的情景,那是我们接触得最亲密的一次,我甚至差点犯下错误。

“嗨!想什么呢?”

该死,怎么走神了。俞岚望着我,露出询问的目光。我忙解释说:“我在想,你要接的工程,用料规格这么多,每个规格的量又不是很大,不知道钢厂那边好不好订货。”

俞岚说:“这个先不用考虑,不行了从市场上采购就是了。而且你不是说了嘛,订货要一段时间的。明年你市场打开,多的材料就卖出去了。”

“对,对!”我连忙点头。

事情说得差不多,我就准备告辞。

俞岚说:“这个月采购的东西,还按我们的章程来,该给你的工资还是要给的,你别嫌少就行。想想也好笑,给你一个老板开一个月两万多的工资,呵呵,我还挺有成就感的!”

我说:“那就多谢俞总了!”

俞岚站起来伸了个懒腰,说:“在你那边的资金,也不用返回来了,就用来采购材料吧。前面赚到的利润,我们四六开吧,分你四成,怎么样?”

我摆摆手,说:“那个利润都是你的,我属于义务帮工。当初给你的企划书上也是这么写的。”

俞岚怔了一下,说:“是么?”随即又笑道:“那好,我也不跟你客气啦,省得你不安心。”

唉,她果然没有想着赚这个钱,有些失望。我扬了扬手里的文件夹,“这个我带走了。俞姐,多注意休息,又瘦了。”

俞岚点点头,轻轻的说了声:“谢谢。”

从俞岚那里出来,往顾强的厂里开去。刚到厂门口,接到了他的电话。

“开完会了?有什么情况,好事还是坏事?”

顾强声音有些低沉,说:“不是好事,可是也不能算坏事。你在哪?”

“我刚到厂门口。”

“好,我们见面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