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城就是因为有这么多这样的人,才导致税收不高,被上头的人指责。
不过他们所说的也没有证据,也都是传言,但是稻香村余下的田地没有一块好田是真的,村里人过得清苦也是有原因的。
这些人说完,凉也歇够了,都相继起身走了。
白锦也正要起身赶路,忽见小道上又来了一个人,他穿着一身青衣长衫,长衫上还有补丁,衣裳也洗得有些陈旧了。
当那人来到树下,看到白锦时,眼神微变,随即脸颊微红,向白锦远远地抱了抱拳,就快上几步先走了。
这是要与她避嫌。
这人白锦也没有见过,看着这么斯文,不会是读书郎吧?就是不知道他是哪个村的。
白锦也就走在了后头,然而两人这么走了一段路后,白锦发现对方似乎也是往稻香村去的。
那读书郎回头又看了白锦一眼,估计也在猜测着这美娇娘是谁家的媳妇,头发也盘上去了,可是他根本没有见到过,这周围几村他可是相当的熟悉呢。
就这样一路走到了稻香村,前头的读书郎脚步放慢,白锦就赶了上来。
他开口礼貌的问道:“不知阁来稻香村是谁家的亲戚?我是稻香村的人,问我什么都知道的。”
白锦一脸古怪的看了他一眼,说道:“我是三福的媳妇。”
白锦的话令对方明显一愣,惊愕的问道:“三福娶媳妇了,我怎么不知道。”
莫不是许久没有回村了。
他又将白锦多看了一眼,眸里明显有着羡慕,但他是读书郎,懂礼节,始终落后几步,眼神也只看着前方,不敢再打量白锦。
就这样一路到了李家院隔壁的草棚子前,这读书郎看着白锦进入草棚,而李三福坐在轮椅上从屋后出来相迎,两人有说有笑的。
读书郎喃喃自语的说道:“三福弟弟好福气,能娶得如此美娇娘,这十里八乡的也找不第二个了。”
读书郎收回目光,来到草棚隔壁的一家院子,他推门进去了。
这位读书郎的确是在县学里读书,今年个十九岁,却还只是一个童生,主要是启蒙的晚了。
他也正是李家院隔壁的赵家,叫赵昴。这一次县学里休息数日,他就匆匆赶回来,想帮家里人做些农活。
赵家父母看到儿子从县学突然回来了,那叫一个高兴的,欢喜的声音很快传得隔壁几家都听到了。
王氏听到后,笑道:“多半是赵家大郎从县学回来了,这可是赵家的大宝贝,现在也是童生了,等明年开春中了秀才,他将来可就不得了。”
然而白锦听了却不是这么想,她了解这个时代的政策,只简单的考个秀才,那还只是科举之路的入门,若是不再继续往上考,一生也最多做一个教书先生。
王氏的注意力很快又落到了背箩里的粗面粉,竟然买的比前几次的多,亏得一路背回来,好几十里路呢。
王氏不想孙媳妇再辛苦,立即起身,拿了肥肉就入厨房里切来炸油。
白锦却在三福身边坐下,将新买的药膏往他的腿上抹,还一边将大夫的交代告诉了他,最近几日不能沾水,担心药效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