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大鱼出水面(1 / 2)

绍宋之后 广寒宫宫人 959 字 1个月前

李邦彦这个名字,赵玖当然不陌生,这么些年,为了反复用靖康耻来激励全国人民抗金,对于那些道君渊圣时期的投降派,他可以说是烂熟于心了,当然也多亏了吕好问相公的不断科普(小杨毕竟没到那个层次)。

这人据说外表俊爽,

美风姿,自号“李浪子”。同时擅长戏谑,能踢蹴鞠,常常把街市俗语编为词曲,非常符合太上道君的选人标准。

不过这么一个靠率须拍马、讨好宦官上来的人,你告诉我他有那么大本事吗?

乔贵太妃道:“事关我儿性命,岂敢胡说八道?官家,

您大约也知道,您即位后,李公相因李邦彦主和误国,将他贬为任建武军节度副使,安置在浔州(今广西桂平)。几年后公主出生天下大赦,因他到底不曾投降金人,所以得以回归江南。这等人却是没有蔡京之流的本事,对国家也毫无建树。可若是这说起揣度人心来,可是高手。当初妾侍奉太上道君,他之蝇营狗苟,冷眼看得明白。”

赵玖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果然是能给赵佶生七个儿子,在他那三位数的后宫里屹立不倒的人物,虽是内宅见识,倒也算以小窥大了。

于是道:“那等下朕命宰相来,你就在帘后清楚明白地把经过和自己的推测说出来。”

乔贵太妃胆怯道:“妾一妇人,

对官家说也就罢了,

可是对着外臣.......”

赵玖正色道:“太妃还以为这是赵氏家事吗?这是社稷存亡之事。焉能不与宰执知道,

朕不怕。”复又缓了缓神色,道:“太妃当知,

你一妇人,我不会难为,可赵杞(景国公,乔氏长子)等人犯的事,足够朕送他们一壶牵机药,或者送到崖州去,但若太妃检举有功,朕怎么能让你老无所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