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尚虽然吃肉喝酒,但还是诚心礼佛的,杨母也礼佛,于是在家里专门划出一个院子,从灵隐寺请了尊佛爷回来,然后香火不断的供奉着。
连杨怀仁都没想到悟能大师念经礼佛的时候竟然似模似样的,想当年跟着他师兄在少林寺虽然只是扫地的和尚,但佛法的高低,却不是看他人家在庙里干了什么活计的。
道理是浅显的,方丈不一定比得上挑粪篓子浇菜地的莽和尚有悟性,卖臭豆腐的不一定就比五星大酒楼里的厨子手艺差。
大和尚念完了经,走出佛堂便去了杨家的厨房,有什么拿什么,是绝对不会挑挑拣拣的。
当然,那也是因为杨家厨房里的东西,绝对的丰盛和美味,再用胳膊和胖肚皮夹着一坛子酒,便来了杨怀仁的毯子上随意地吃喝。
大和尚因为没有头发,又因为胖而弄得自己皮肤不错,所以一点儿都不显老,以杨怀仁的眼光,都不能判断大和尚究竟多大岁数了。
不过以周同都得喊他一句师叔的角度讲,他最少也有五十岁了,只是再想细分,至于他是五十多六十多还是已经七十多了,那就不好判断了。
和尚的眉毛是依旧是黑的,偶尔有一两根白色的刺毛窜出来,像是龙须儿般的挂着眼前,倒是越来越让人觉得他长得像弥勒佛了。
杨家的孩子们是不怕这位肥壮的大和尚的,在他们心裏,大和尚很疼爱他们,所以也和他亲近。
就是喊起来的称呼让杨怀仁这个当爹的很尴尬,按说杨怀仁才二十多岁,自己的孩子喊大和尚大师似乎没必要,喊一声爷爷总是比较合适的。
可孩子们却偏不这么喊,总是围着大和尚喊公公,搞得每次管秋漓在旁边,就很是尴尬。
杨怀仁也不知道是谁教的,不管有心无心,公公二字喊出来,难免容易出现歧义。
大和尚看破了红尘,自然不在意,依旧呵呵笑着吃肉喝酒,不光管秋漓尴尬,杨母有时候也只能躲起来。
孩子们肯定是无心的,至于怎么称呼长辈,只要正确就行,杨怀仁也不想刻意去纠正什么,不然容易更加尴尬。
大和尚见大官扑蟋蟀扑的累了,便把一只鸡撕碎了垛到一个盘子里,大官便被吸引过来坐在老爸身边伸手去抓着吃。
小鱼儿很斯文乖巧,是不肯下手的,杨怀仁便帮她抓着往嘴巴里塞,大壮大牛还小,牙还没长齐,是吃不了鸡肉的,于是只能眼巴巴看着。
杨怀仁自然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光看着,给站在旁边伺候这的丫鬟仆子使个眼色,自然有人小跑着去温了热牛奶撞在奶瓶里送过来。
大官是个胆子大的,吃的满嘴流油也不闲着,忽然抬着胖胖的小手指着大和尚的酒坛子奶声奶气地呀呀着,“爹爹,我,也要喝。”
杨怀仁讶异了一下便笑了起来,两岁正是孩子好奇心最盛的时候,看见什么都想尝试一下。
刚要给他解释那是酒,他这么小还不能喝的时候,大和尚已经取了一条细长的鸡丝,在酒坛里沾了沾,挂着些美酒露珠儿便要喂给大官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