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 纨绔子弟(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白雪诚恳地问:“我是小地方来的不懂规矩,这青楼的消费应该不便宜,为什么穷书生能进来?”

魏意道:“穷书生只要吟诗作对优越就能进来,用来提升格调的,你总不能指望一堆商人大老粗懂诗词歌赋。这帮商贩有钱,就喜欢才女,一见才子佳人对诗这种就有感觉,拆散了才子佳人用钱独霸佳人更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白雪似懂非懂。

肖张扑哧一笑,很护着的说:“你别逗她,她什么都不懂。”

昧昧也在柔柔一笑,搂着魏意神态甚是温柔。

魏意意味深长,“这真的是你表弟,别是你相好才这样拦着。我可是听说了,沈家的二小姐和金阳公主全都让你给推了,不知从哪个穷乡僻壤找来个挡箭牌娘子,该不会你好龙阳,专门喜欢这种细皮嫩肉的小郎君吧。”他伸手就要往白雪的手上摸,肖张赶紧去拦他的手,然而白雪动作更快。

白雪的手指骨又粗又糙,是常年干活的手,力气也很大,能背着竹篓走上半夜不歇着。她就那么一抓,一拧,一压,只听一声脆响。

魏意脸色大变,惨叫一声,环绕在房梁下:“我草草草,手断了——”

这声音太大,穿破了弹琴和无数人交谈的吵闹上,也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是姓魏的。”

于是鄙视,好奇,看热闹的视线就纷纷而至。

白雪自觉闯祸,赶紧收了自己下意识的反应,往后躲了躲,保持一定的距离。

肖张帮魏意接上了手骨,笑骂道:“手欠,我身边能有普通的吗,再胡乱动手小心把命搭进去。”

魏意吸着鼻子问:“他是你大理寺的杀人罪犯出来指认现场的吗?”

肖张:“我还没去大理寺报道呢。”

白雪又向后退了两步,已经搭上了别人的桌,无辜的看着他们两个,仿佛一点关系都没有。

来秦楼楚馆的不乏一些大人物,大人物沉得住气,只看着小辈去闹。

那几个书生包括李愈在内,都是今年新考上的士子,都在翰林院当差。翰林院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比较清贵,一般来说,在翰林院攒攒资历在被调任出去,一般是六品起,最高直接四品。

所以,翰林学士是集中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的地方,李白、杜甫、张九龄、白居易,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等等,皆是翰林中人。已经亡故的杨丞相、如今陛下新宠沈南瑾也是翰林出身。

翰林必须要科举士子才能进入,一些有能力的世家子弟都走了科举这条路,于是纨绔子弟走后门被抨击的就越发严重。

文人自命清高,指点江山已经是常态,何况翰林学士本身就有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参与政治,议论朝政种种责任,也就更加敢说,连御史台都甚少弹劾他们言行问题。

但莫云渊私下不太喜欢,他曾说,翰林学士的辉煌前景也使得知识分子投身科举,造成了人才浪费。社会重文士轻技工,拖缓了技术的发展。而且翰林制度使得文学界和思想界的主流处于皇帝的监管之下,利于皇帝进行专制统治,但对学术自由和知识分子的思想独立起了压抑作用。

肖张后来从月牙那听到了一模一样的评价,也不知这是两人间谁的看法。

“走吧。”肖张伸手拉魏意。

魏意不起,死赖在昧眛身上,一脸懒散:“我还没玩的尽兴,要去哪里?肖张,你跟从前不一样了,若是从前,你会跟我一起包了场,请诸位喝酒,好好笑一番。”

输人不输阵,何况他根本没输,就是要摆出气度,自然能羞辱他们,到时候谁先坐不住,谁就是落了下风的那一个。

肖张叹惜:“且不说如今没人给我钱,我今日也是带着人来的,不好太摆出纨绔子弟的普。”

肖张每次不着调,白雪总是笑看他,那种笑容就像是看着孩子,肖张从前只觉得小姑娘做老成姿态很可笑,现在却是想自己更成熟一些。

魏意:“我真的烦这帮人,也不是我要入朝为官的,是陛下的意思,怎么就拽着我说,怎么就不敢说陛下一句?”

肖张想,是这个道理。杨家人借着杨贵妃的权势无法无天,没人敢较真,因为陛下发落了三四十的官员。所有人都在陛下默许的情况下来伸张正义,总觉得正义有些变味。他只能宽慰:“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二人说话的功夫,翰林院学士那边也有反应。说坏话的人和当事人碰面,大家发现彼此却没有打招呼的意思。

翰林学士开始坐在一起吟诗作赋北窗里,一长相优越的年轻人,也是本科的探花郎道:“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贵族公子拔禾的细小动作充分暴露了这些人的寄生虫的本质,他们根本就不懂得种庄稼的艰难,更不知道什么是庄稼什么是恶草。可他们却天天要挥霍农民的劳动果实,这是多么的不平等。

这首诗写的不错,引得许多人叫彩,一些歌女主动敬酒。探花郎谢绝不喝,有姿态反而更加引人追捧。

那几人三言两语的议论着:“该取个什么名字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