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 琵琶(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外放不是一件好事。

长安才是政治的中心,长安城的七品官,和外地的七品县令是不一样。一旦官员被外放出去,不知何年何月才会被陛下想起,政治仕途势必会停止不前。

若去的地方是个肥差,气候好,收入好也算美事,但一般而言,这种肥差都会落入有关系门户的人。

被踢出长安的人只会有一种去处,那就是很烂的地方,类似于变相流放。

而且这一次翰林院被弄出去的人还挺多,杨国恕可能是想以此立为证明,杨家还处于地心的位置,没人能够动摇,来了个敲山震虎,杀鸡儆猴。除了孙曰恭以外,翰林苑好些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等,都因各种缘故被外放。

在这漩涡中心,很多人可能无缘无故被牵,这个时候就体会到大树下好乘凉,肖张日子过得很顺,没人不开眼找他麻烦,只有他找别人麻烦的份。去了大理寺,入手的几个案子都被迅速解决,评价也颇高,就连陛下在早朝上都过问过一句。

肖张能这么安稳的做好本职工作,皆因肖邦的缘故。

而白雪因为肖张的缘故,有不少人请她查一查内宅的事。

好像夫妻两个,夫君会的事情,妻子就一定会。

因为剩下的那些人并不像虢夫人这么难缠,白雪一概拒绝,连宴会都不怎么出现,白雪学的是现代知识,古诗都只是略微知晓,高考后抛的差不多,全都还给了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叫她和那些满长安的闺秀处在一起,她的确是别人口中的文盲。

肖张从不勉强他和那些人相处,一有空闲就带她出去玩,她也由衷的承认,长安真的很漂亮。

拂晓的云与攀在漫天游动,楼台殿阁高高耸立触天空。

接近于傍晚的时候,画舫上面人流攒动。湖面上波光粼粼,画舫上拴着的红灯笼倒映在水面红彤彤犹如彩霞,鱼儿穿梭跳跃,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一只只画船尾尾相接,欢声笑语,笙歌弹唱,没有那一天不沸沸扬扬。

“肖兄,这里这里。”魏意扶着栏杆挥着手,风吹动他的发,吹鼓了他的衣袖,衣裳歪歪,看上去颇有几分魏晋的风采。

肖张带着白雪上了画舫,来到了魏意身旁。

三人在房内坐下,魏意身旁有两女子陪着喝酒,故而场面倒也热的。

才一落座,忽听外边一阵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是长安正流行的声韵。

魏意显然对这方面及其懂行,侧耳一听,便夸奖道:“这曲子妙,定然出自一位美人之手,我的耳朵最能分辨美人了。肖兄,我们三个男人只有两个女子不好分,且待我将这琵琶女叫上船。”

肖张断然拒绝:“有两个陪着你就够了,我们两个可不要人陪。”

他说完还看向白雪,白雪正听着琵琶曲,没听出来什么意境,最多俗俗的说上一句好听。

魏意不听他话,笑着摇头,身子探了出去,“这一手琵琶是经过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调教过的吧。”

话音刚落,那边弹琵琶的女子就停下了音,紧接着一艘小船开了过来。

没过一会儿,一个戴着面纱的女子抱着琵琶缓缓的走了上来,进了他们的房间,见屋内众人大大方方的行了礼:“听到有公子提及那两位大师故而上来拜见,妾身已不再年轻,姿容也不比新鲜女子貌美,若是不嫌弃的话,倒是能弹两首琵琶曲。”

她虽然用面纱遮着脸,但从眼角可以看到一些细微,恰如说的那般,年纪在三十以上。

魏意道:“原就是凭曲识人,来坐下喝杯酒暖暖身吧,江上冷。”

琵琶女解开面纱,半老徐娘,风韵犹存。她上前喝了一杯酒,便坐在一旁弹起了琵琶,弹的都是一些轻快的曲子,但她本人脸上却见不到快乐。

白雪悄悄地对肖张说:“我带了钱袋子出来,什么时候给打赏比较合适?”

肖张同她咬耳朵:“魏意自会打赏,不过我看这女子衣着干净崭新,手中的琵琶价格不菲,应该不是缺钱或者妓女,应该是谁家的娘子出来排解寂寞,弹一弹曲子,看看能不能遇到知心人。”

她一怔:“不是说长安民风保守吗?怎么旁人家的女子也?”

肖张笑了起来,正要同她解释,魏意便嚷嚷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