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 气坏了的太后娘娘(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慈宁宫前后出廊,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当中五间各开四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门,殿前出月台,正面出三阶,左右各出一阶,台上陈鎏金铜香炉四座。东西两山设卡墙,各开垂花门,可通后院。

帘子一掀,江淮在前,月牙居中,白雪最后,就这么进去了。

殿内烧着檀香,平抚人心。

那位老太太坐在榻上,满头银发,不见首饰,眼角皱纹,眼神里有些浑浊,身上穿着姜黄缠枝莲纹刺绣镶领赤金花卉纹样缎面对襟褙子,象牙色交领中衣,赤金撒花缎面蔽膝姜黄底子马面裙。往那儿斜斜歪歪的一坐,就一种气势逼人的感觉。

有宫女拿来了垫子,三个人进去给太后娘娘磕了个头。

皇子成亲也好,纳妾也罢,太后都没露过面,喝过茶,三人头一次见都得叩拜,口里面高呼着太后娘娘千岁。

太后身边的蔡嬷嬷端出了托盘,上面放置着三尊小的纯金送子观音,分别赠与三人,太后声音略有些哑:“既然成亲了,就不可再任性,尽快开枝散叶。”

白雪是看在纯金的份上收下来的。

江淮郁郁寡欢:“儿臣是想要为皇室早点开枝散叶,奈何二殿下偏偏宠爱侍妾。”

太后眉头一皱:“宠爱侍妾像是什么话?宠妾灭妻的后果还没看着吗?”

江淮有些尴尬,因为太后在骂她婆婆。

月牙也有些尴尬,因为她是侍妾,而且是受宠的那一个。

白雪置身事外,不言不语。

太后:“夫妇之道,参配阴阳,通达神明,信天地之弘义,人伦之大节也。”

月牙心里苦,基本可以断定,这是冲着自己来的。旁边俩人都是正妻,犯不着听这些正妻重要的话。

太后盯着月牙:“《春秋传》曰:女为人妾,妾不娉也。且除了一些商户人家,断没有以妾为妻的,这一点是规矩,是体统,你可明白?”

月牙无奈下跪:“明白。”

太后的脸色缓和下来:“你为大皇子生育了儿子,是有功之臣,不必动不动下跪,即使是妾,也不同于一般的妾。况且你还陪着云渊入那边陲之地,吃了很多苦头,是有功劳的。”

“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能陪着殿下并不辛苦。”月牙实话实说,被白雪搀扶起来。

太后身子往后靠了,靠椅在垫子上:“是个好孩子,难怪云渊喜欢你,哀家也喜欢,但是皇长子的婚事不能再拖了,陛下该给他指一门高门良配,也好操持家业,内有贤德之人。哀家认为,魏府的五小姐就根不错,你觉得呢?”

月牙:%#&*$

白雪觉得,月牙在沉默的时候是在心里骂娘。

太后眉头微皱:“哀家认为你是个懂事的孩子,所以才跟你说。”

皇帝上次没扭过莫云渊后,就将此事告诉了太后,让太后出面做月牙的工作,让月牙被说服,主动向莫云渊提出娶妻。

他们母子俩的想法很好,但实施起来很有困难。

月牙还没有大公无私到把丈夫分出去,她低着脑袋:“妾人为言轻,不敢插手。”

太后:“云渊自幼吃惯了苦头,性情比较执拗,你作为侍妾应该帮他看一看长远,也帮你的孩子考虑考虑。”

莫云渊要只是个普通王爷,将来是要远走封地,且子嗣只能做郡王。

但莫云渊如果是皇帝,她的儿子必然是亲王。要是想一想权力,说不定她儿子将来还能当太子呢。

最要命的是,莫云渊不是太子、皇帝,他们少不了要吃苦头,甚至可能赔上命,像安王一样任人宰割。

这些都是要思考的问题。

却不是月牙思考的问题,月牙心平气和的说:“王爷从前就说,妾脑子笨,不适合想东西,凡事听话就行了,王爷说什么妾听什么。”

太后不悦,身子坐的直了起来,蔡嬷嬷从旁边搀扶了两把,在太后的身后又垫了两个垫子。

太后道:“你若如此蠢笨,那就不该养育皇子龙孙,哀家膝下孤单,让皇长孙入宫与朕与哀家作伴。”

江淮在旁边一直安静的听着,早在贵妃杨家一事闹出来后,她就知道自个没有当皇后娘娘的命。好在她家是本来就低,高攀上皇子已是不易,也没非要当太子妃、皇后。她听太后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要立皇长子为太子,但皇长子不肯娶妻,宠爱妾室,而妾室又不知收敛,这让太后大为光火,打蛇打七寸,直接掐住了月牙的命脉——孩子。

不肯劝说莫云渊娶妻,就扣下你的孩子。

白雪心想,哪儿来的强盗?这事儿最后还得问问莫云渊能不能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