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 长安(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皇后娘娘宴请长安贵女,宴会置办在倚梅园。

梅园在御花园西,周围诸峰拥翠,百花凋零,独有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媚艳丽的景色占尽风光。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

真说起来,倚梅园还是在杨贵妃的手里发扬光大的。

梅花素有花中君子之称,“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怎么都和杨贵妃不像。但人可能就有股逆反心理,别人说他低贱,她偏要喜欢些高贵的花,以此来恶心众人,耗费了好多人力物力财力在宫中种植出一片梅园。

那一阵子梅花的风评都没那么好了。

月牙突然宴请众位贵女,又把地点定在了梅园,还挺值得人琢磨的。

梅园大门在东山之麓,一众贵女入园门,环廊满绕紫藤,清幽可爱。一棵老紫藤旁,旧有一联:“老树纷披,恍有龙蛇起大泽;奇峰兀立,本来天地是洪炉。”

一位夫人感叹道:“这还是先帝做的联,文采斐然。”

先帝别看后期昏庸无道,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位翩翩佳公子,也只有上了年岁的女子方才知道那岁月时光。而岁月时光可以把任何人任何事物打造的面目全非。

“此地封存了那么久,怎么突然打扫出来了?”一个愣头青说了一句,其他人神色各异,都没吭声。

当今陛下对于杨庶人深恶痛绝,但凡和杨庶人相关的,一律清除封存,如今突然搬出来,还是皇后娘娘宴请诸位世家女子所用之地,在这个时间点上非常微妙。

紫藤尽处,横卧大黄石作屏,上刻“疏影横斜”四字,石旁虬干老梅一株,映衬出“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的意境。沿甬道攀缘而上,至古柏掩映处,屹立着一块高二米多、宽零点七米、重一点五吨的紫褐色巨石,上书“梅园”二字,下方陈列桌椅,便是宴会之地。

众人陆续坐下,低声交谈,最上方的位置空着,皇后娘娘还没露面。

“沈夫人,你时常能进宫陪着皇后娘娘说话,可知皇后娘娘为何突然宴请众人呀?”

“贵人的心思,我哪敢擅自揣测。”沈夫人十分谦虚地说。

自打盐官一案落下帷幕,该罚的罚,该杀的杀,剩下的人得以安全,所有人都从紧绷的情绪疏解出来。沈南槿颇受新帝重用,那些个观望沈家、或者和沈家不和睦的人家纷纷摒弃前嫌,向沈家靠拢。毕竟先后得到两位皇帝的重用,这个沈南槿绝对有一手,未来前途无量。但沈家似乎要走纯臣路线,对谁家抛出来的橄榄枝都不接,更是放缓了儿女姻亲,沈艳艳到现在都没选择哪个人家。

先前那些同沈艳艳议论婚事,又突然放鸽子的人家不禁后悔,但怎么都攀不上去了。

也有一些人暗自揣测,沈艳艳到了年纪却不嫁人,是不是有和肖家再续前缘的意思?

说到底,沈艳艳当初落水是肖张救下来的。

如今白雪诞下一女,无生育能力,正妻也不过是个摆设,谁要是嫁进肖家能生个儿子,那和正头夫人也没区别。

于是有人打听:“皇后娘娘宴请诸夫人贵女,沈家二娘怎么没露面呀?”

沈夫人回答道:“妹妹生了病,唯恐传染给贵人,故而只能遗憾未能前来赴约。”

夫人们还好,只是暗自猜测,沈家如今势头正旺,是不是不在意肖家的联姻了。

小姐们到底还是嫩了一些,都露出了松了口气的神情。

霍夫人接了一句:“那倒是真的不巧了,难得梅园重开,沈二小姐很喜欢梅花呢。”

又有人道:“梅花好。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这首诗一出来,气氛突然变得有几分微妙。

庭院中有许许多多交杂的树木,却偏偏对梅花赞许感叹。

你为什么单单赞赏梅花?是因为它能在寒霜中开花,在寒露中结果实。

而杂树只能在春风中摇曳,在春日下盛开,有的虽然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随寒风零落而没有耐寒的品质。

女人生子又叫结果,白雪显然是结不了果的那一个,大家都在奔着这点使劲。

沈家和肖家走的比较近,沈艳艳和白雪认识,又曾留守城中照顾过小太子,情分很不一般,倘若沈艳艳想近水楼台先得月,其他人能够攀上肖家府门的几率就会低上很多。

沈夫人面带微笑:“梅花什么时候都能看到,不急于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