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这边冯道把同州治理的蒸蒸日上, 如日方升,可京城那边, 却惨了。
首先倒霉的,是两个宰相,李愚和刘昫。
李愚和刘昫原来作为冯道的手下,政事堂的万年老二,冯道当初刚做山陵使打算走时,这两人还想着争个首相,大展宏图一番,可想的有多美好,事实就有多残酷。
两人先是遇上了任人唯亲的闵帝李从厚, 李从厚只信自己从王府带来的文人, 对两个宰相丝毫不感冒, 甚至还把李愚和刘昫划分为老臣一列, 满脑子就想着把他们和两个枢密使一起一网打尽。
两人此时别说大展宏图了,连相位都动荡不稳, 好在李从厚是个短命的, 没半年就把自己玩完了。
两人刚松了一口气,想着好歹换皇帝了, 可谁曾想,有时换还不如不换,李从厚是任人唯亲,可他没用, 反而折腾不出什么,可换上的李从珂, 不仅任人唯亲, 还手握兵权更能折腾。
李从珂进京的第一件事, 就是拿国库赏军,刘昫首先中枪,因为他分管国库。李从珂进京的第二件事,就是把自己当初当凤翔节度使时手下的属官塞进朝堂,尤其是自己的掌书记马胤孙,李从珂仿着昔日李存勖升冯道,直接给马胤孙也加了翰林承旨、端明殿学士,本来由中书省出的圣旨,直接全给马胤孙,李愚这位中书令顿时被架空了大半。
而就在刘昫李愚两人拿不定是拼一把重新夺权,还是退一步拱手让人时,北方地区,居然开始出现了旱灾。
本来两人还没太在意,毕竟旱涝年年有,小旱小涝撑撑也就过去了,可没想到,这旱灾很快向南方蔓延,等到冯道上奏章斥责两个宰相时,整个中原地区,几乎已经月余不见滴雨。
李愚刘昫两人这才知道事态严重,忙打算开始赈灾,而等两人想赈灾时,才发现,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支持没支持。
要钱?国库早被李从珂败光了,别说拨钱赈灾,就连下个月的俸禄都不一定发的起。
要人?没钱,哪个官员愿意被派去赈灾。
要支持?皇帝还正想着让自己心腹上位,而那些皇帝心腹正眼巴巴想上位,不使绊子就不错了,居然还想支持!
两位宰相居然一时坐愁空山,相对无言,此时两人已经没有之前拼一把重新夺权,退一把拱手让人纠结,只剩下到底是尽全力抗旱扶一把天下,还是趁着旱情还不严重赶快退。
此时灾情还不算严重,两位宰相虽然才能比不上冯道,但能被冯道提为宰相,能力还是没问题的,要真豁出去主政抗旱,说不定还能成。只是这却有巨大风险,抗旱这事本就七分天意,三分人为,要一个不甚,老天就一直不下雨,那两人干得再好,最后只怕也不行,而一旦不行,早已在旁边虎视眈眈的李从珂那些心腹,肯定会落井下石,到时两位宰相说不定连晚节都不保。
思虑再三,两位宰相决定搁挑子。
君王不信任,朝中新贵虎视眈眈,国库赤字,为这样的朝廷搭上自己,不值得啊!
不过搁挑子也得搁得有水平,要真为了弄个自污落得无能、贪污等名声两人也不乐意,所以伶俐一动,两人唱了出双簧。
某日,两位宰相正在政事堂处理政务,遇到下面送来一份奏章,刘昫打算按惯例处理,李愚却想按自己想法,两人为此争论起来,在争论中,李愚突然讥讽道:“公如此按惯例,可是因为这惯例是公亲家翁所定?”
刘昫曾和冯道议亲,打算将自己嫡女说给冯道次子冯吉,两家虽然因孩子年幼没过礼,可这在朝堂上也算人尽皆知,李愚这么说,是嘲讽刘昫这宰相是靠冯道力捧上来的。
刘昫顿时大怒,当即和李愚在政事堂大骂起来。
两人骂仗声势之大,不仅震动整个三省六部,甚至连宫里的皇帝李从珂都惊动了。
李从珂大感丢脸,从唐设三省六部以来,朝廷这还是第一次出现两个宰相在政事堂相互对骂的,忙让枢密使去劝架,告诫两个宰相,“尔等何等身份,居然在政事堂口出污秽,若再犯,定然不饶。”
可不想这压根没用,两宰相居然无视皇帝劝架,仍然在政事堂大骂不止,甚至还越骂越难听。
李从珂忍无可忍,直接将两人同时罢相。
于是,李愚和刘昫两人成为华夏历史上第一对因为在政事堂骂仗而被同时罢相的宰相,“亲家翁”一词更是流入民间,源远流长。
李愚和刘昫被罢相后,第二个倒霉的是新上任两个宰相卢文纪和姚岂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