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62.自我与自私的区别是什么?(2 / 2)

圣界奇缘 泠善然 837 字 2023-01-02

关于“自我”又有一个小发现。我觉得我自己就是一个比较自我的人,即容易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我发现这种陶醉对外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表现一是像我这样,陶醉于自己的认知,又喜欢滔滔不绝的讲给别人听,当别人对我的观点提出质疑or疑惑时,能马上停下来耐心的作解释。生活中有一个女领导也是这样的,我还挺喜欢她。表现二的人大多时候显得比较沉默和内向。当别人提出和他不同的想法时,他会嗤之以鼻,默默的把他称为sb。既不沟通,也不尝试了解。可能我个人眼界受限,我觉得表现一的那种“自我”是比较善意和可接受的。虽然有的人也会觉得过于咄咄逼人和说教。表现二总让我觉得此人很难相处,尤其是得罪后很难和解。

自我,更像是对自身的了解,通过不依靠别人能力,不剥夺别人权利,或拒绝自己意外的任何帮助,而实现自身价值或欲望。一种对自身的认可,且不在意周遭的感受。自私,则更多倾向与对自身了解不足,或是认识到自身不足,但又无能为力或是不思上进,通过依靠别人能力或是剥夺别人的东西而实现自身价值或欲望。一种只对自身认可,也不会在意别人的感受。自我更倾向与自身价值,自私则是自身欲望。无论是自我价值也好,自身欲望也罢,自私和自我都会触及到别人的利益。自我与自私也仅有一线之隔。自私就是自我,也许这样说不对,但是不能完全否认。当有一件事情违背了你的原则,你会怎么做?这个问题抛给你。也许每个人当下的反应都是不。但是转念一想,我是不是太自私了?对呀,我是不是太自私了。但是这是事实。也许你会反问他这样是不是太自私了?这个问题会像皮球一样夹在中间被踢来踢去。如果想要停止,那必须有一方接下皮球。似乎两个人都不愿意接下来,所以很多问题才会这么扯来扯去。因为谁都没有理由接下这个问题。也没有理由让对方接下来。这就是有趣的地方。爱一个人就不要去改变他,去接受他。很多话都在教人们去丢掉自私,或者说丢掉自我。却无形中让另一个人找到自我,实现自私。到我们选择的时候了,你爱一个人,就可以接受他的自私。所谓成熟也许就是能看清别人的底线,能处理好自私和接受。把握好一个尺度。

书名:《别让控制型人格绑架你:一本全面解析控制型人格的犀利之作》作者:李丹丹。李丹丹,1991年10月出生,自由撰稿人,杂志专栏作者,“互联网”时代的心理学达人。专注于教育心理学方向,参编多部成长心理著作。出生于辽宁锦州,奋斗于快节奏的北京,和所有拥有梦想的年轻人一样,为自己的理想拼搏,寻找自我内心的栖息之地。仅写我心,亦照他人。

我就是太阳:自我中心的错觉。

「自由意志」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在电影《勇敢的心》中,主人公华莱士临死之前高呼的那声「自由」震撼了无数热血青年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似乎社会认知越来越提倡独立精神、个人主义,但是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是社交生活中众人所不齿的。在「独立人格」与「盲目从众」之间有一把难以平衡的尺子,我们踌躇着无法掌握,似乎稍不注意就会被打上「自私」的标签。(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