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文玩核桃(1 / 2)

盛世古玩商 伍月狗 1238 字 2022-12-13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提起文玩核桃,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流行于唐宋,盛行于明清。遥想唐宋盛世,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为有一对玲珑剔透、光亮如鉴的核桃而自豪。到了明清两朝,玩核桃达到鼎盛,明天启皇帝朱由校更是玩核桃玩到了痴迷的地步,曾经亲自操刀雕刻核桃。于是这位朱皇帝才有了一段风流野史:玩核桃遗忘国事,朱由校御案操刀。据说清代的乾隆爷就经常把玩核桃,并留下“掌上旋日月,时光欲倒流。周身气血涌,何年是白头?”的诗句。诗中的“日月”就是指文玩核桃,虽然不是千古绝唱,也算是他老人家上万首诗作当中能流传下来的。在乾隆老佛爷的带动下,上至王公大臣、太监总管,下至地方小吏、平头百姓,无不竞相效仿。

一直到现在,文玩核桃依然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收藏的宠儿、投资的热点,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核桃文化。

伍子冲韩笑雨使个眼色,后者注意到摊主坐位下的核桃,马上会意,开始在摊子上寻找另外一只。文玩核桃一般都是成对出现,单只的情况几乎没有,既然出现一只,另一只肯定也在。

韩笑雨寻找另一只核桃,伍子则若无其事的跟摊主搭腔,这叫兵分两路。“我说掌柜的,你摊上的东西可不怎么样啊。”伍子一边说话一边在地摊上寻摸,眼睛尽量不去看那只核桃。这叫声东击西,不能让人看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摊主见有人说话,皱皱眉一声长叹:“唉,兄弟,不瞒您说,我根本不是倒腾古玩的,这东西是别人欠我钱,顶账顶来的。谁让我倒霉呢,这堆破烂能卖几个钱算几个。”

伍子闻听马上放下心来,原来这位不是搞古玩的,这就好办了。连弯子都不用绕,直接本主题就可以。

“我说老板,您坐位地下那核桃不错嘿,我能不能瞧瞧?”伍子直奔主题,既然摊主是外行,他就没必要绕弯子了。

摊主弯腰把椅子底下的核桃捡起来,递给伍子,“您是说这个吧,给您瞧瞧。”

伍子把核桃拿在手里仔细观察,首先这核桃比较压手,也就是比较重,这反应出核桃的质地比较密实(质地密实才容易保存并且容易出褒奖);通体呈紫红色,红中透亮宛如红玉,从颜色上判断至少有一二百年的历史(时间越长把玩过的人越多,人气越旺);纹理呈拧花状,粗而大,摸起来比较扎手(扎手把玩起来才有舒经活络的功效),也符合好核桃的标准。

综合以上三点,伍子完全可以断定,这是一只色彩纯正、年代久远、纹理清晰、质地优良的问玩核桃。这种成色的一对核桃,市场价可能要万元以上,如果能几百块钱拿下来,无疑是捡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漏。

伍子正在为自己的发现得意,那边韩笑雨也有了发现,另一只核桃被她从“破烂”堆里找到。伍子拿过这一只瞧瞧,两个核桃成色一致,而且个头大小和纹路也几乎一致,这才是最难得的。核桃配对其实相当困难,有时候一火车皮核桃也不见得找到几乎一样的。一对核桃如果在形状上无限接近,其价值还会大大提升。

“掌柜的,这两只核桃我们要了。多少钱?”伍子开门见山直接问道。

“哎呦,老弟啊,您真有眼力,这可是文玩核桃,乾隆爷年间的老东西,这堆破烂里数它值钱了。您要啊,价钱可不低。”摊主见伍子对两只核桃有意思,赶紧往上面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