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见伍子进来,老吴一把抓住伍子肩膀,不由分说拉着他往外走:“走,赶紧的。我找到了解决古画灵气的办法。”
伍子一把挣开老吴的大手:“别这么着急行不行,解决古画的灵气,也得先把古画带上吧。”
老吴一拍脑门,可不是,光顾着急了,倒把主要的东西给忘了。“快,快,把古画带上,我们去找一个人,再晚了就来不及了!”老吴催促道。
伍子把古画取出来带好,两人上了一辆出租车。路上老吴向伍子介绍了事情的缘由:在东兴路的荐福庵附近,住着一位书画装裱大师,这老爷子姓董,今年刚好九十,是健在的装裱大师中辈分最高、手艺最好的一位。如今的装裱也有门派划分,按特色不同可分为京裱和苏裱等等,董老爷子就是京裱的嫡派传人。这两幅沾有灵性的古画,如果能经董老爷子之手重新装裱,肯定会化险为夷,再也不会化成纸灰溜走了。
听老吴这么一介绍,伍子也挺高兴,这个问题如果能解决,他们后半辈子基本就吃喝不愁了。不过老吴还说,董老爷子脾气特别古怪,他认准的画,不要钱也给装裱;他看不上的画,给100万也不装。这个伍子倒不担心,这两幅古画都是货真价实的名家手笔,作为装裱大师,哪个不愿意装裱一幅千古流传的名画呢。
出租车停在二宫公园西面的东兴路上,老吴领着伍子下车,这地方离荐福庵还有一段距离。“老吴,我们这是去哪啊,这里离荐福庵可还挺远呢。”伍子郁闷道。
“谁告诉你我们要去荐福庵了,董老爷子又不是尼姑。我是说在荐福庵附近,知道吗。”老吴没好气地解释道。
“好吗,你这一个‘附近’用的太他妈离谱了,一下子‘附近’出三里多路。这叫用词不当啊。”伍子对老吴的语言表达能力颇为不满。
两人边说边走,老吴一直前面:“喏,那就是董老爷子的宅邸,我们得做好心理准备,搞不好得吃闭门羹。”
伍子往老吴指的方向瞧去,这是一个保存相当完好的四合院,门庭高大、灰瓦白墙。后面依稀可见二宫公园的假山,院前是宽阔的水泥马路,再往前是一个人工湖,湖面开阔,围着湖岸绿树成荫。在高楼林立的大都市里,这地方倒显得别有洞天,属于闹中取静。看惯了钢筋水泥的建筑,偶然见到这座古朴的四合院,着实令人身心顿爽、心旷神怡。
伍子站在远处,静静观察这座四合院好久,发出一声重重的感叹:这地方的风水实在太好了,整个tj市区的民宅里,恐怕这里要数第一了。四合院正后方是座假山,风水学上叫“背有靠山”,主事业有成;门庭前面是马路,风水学上车流等同于水流,水主财运,门庭对着马路就是开门见财;大门前的空地风水学上叫“名堂”,空地上如果有水池子,就叫“明堂聚水”,主财源滚滚。小小一个四合院,把风水学上的几大好处都占了,这要放在几十年前,不算什么。但是放在现在就特别难的了,如今的大城市每年都在搞拆迁,能盖楼得地方都挤满了高楼大厦,风水被破坏的一塌糊涂。像伍子今天见到的这个四合院的风水,整个城市恐怕也找不出一两个。
伍子把自己在风水上的见解告诉老吴,老吴闻言三角眼一瞪:“你小子啥时候研究起风水学来啦。不过这话还真他妈在理,不说别的,就是这座四合院的地皮就值老鼻子钱了,这可是市区,寸土寸金啊。你说这宅子风水好,我绝对相信。”
伍子差点气趴下,我在跟你讲风水,你怎么扯上地皮了。“对了,你是怎么认识董老爷子的?貌似以董老爷子的身份,不会跟你这种人打交道吧。”伍子突然想起这个问题。
老吴的脸色有些难看,“我这种人怎么了?别瞧不起人,我还就告诉你,我跟董老爷子认识好几年了,在好几个大场合上都见过面,只是没机会说句话而已。”老吴愤愤地说道。
伍子噗嗤一声乐出声来:“还认识好几年了,还没机会说话,是你认识人家,人家不认识你吧。”
老吴脸上闪出一丝尴尬,“你少说废话,咱赶紧走,晚了人家可就不见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