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决赛(五)汝窑青瓷(1 / 2)

盛世古玩商 伍月狗 1687 字 2022-12-13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老吴说明天他打算再去一趟洛阳,这次多住几天,务必打听到马尾辫的线索。伍子表示理解,找回马尾辫也是他的心愿,这把古琴和马尾辫之间有太多太多的事情需要了结。伍子提醒老吴,古琴和马尾辫身上附着着很多秘密,他千万不要陷的太深,否则因为这件事受伤的又要多出一个人。

第二天,老吴开车赶奔洛阳,伍子则看守店面。其实现在古玩店已走向正轨,周晓晓、老王、韩笑雨撑起了三家店铺,也没有伍子多少事情做。

秋末冬初的天气,天色暗下来的很早,五点多钟的时候太阳已经西沉的很厉害,随时有没下去的可能。伍子在大街上闲逛,看看天色已晚,开始信步往回走。他现在是生意顺畅心情舒畅,最近一段时间小日子过得无比舒心,傍晚前后出来溜溜弯成了一个习惯。

大街上人流匆匆,下班的人群从四面八方涌上大街,汽车和自行车塞满了每一个缝隙,象征着这个城市的繁华和忙碌。

在十字街的一角,人行道的马路牙子上,蹲着一位农民工样子的老人。这人五六十岁的样子,一身的蓝布衣服,里边套着一件脏兮兮的毛衣,这毛衣好像年头太长了,已经失去了保暖的作用。飒飒寒风中老人的身体在不由自主的发抖。这人蹲着的姿势很特别,双腿叉开,头深深埋进两腿之间,两支胳膊搭在后脑勺上。总之整个头部被四肢包裹的严严实实,好像没脸见人似的。这姿势伍子倒不陌生,公安干警扫黄的时候,那些小姐大多就是这种姿势。他这姿势引来了不少异样的眼神,不过大家都在匆匆忙忙回家,没有谁驻足下来观看。

这样打扮的人在城市的角落里经常能看到,只不过这种特别的姿势很少见罢了。伍子估计这人呆呆的坐在那里,要么是在等人,要么就是在城里迷失了方向,不知道从哪个方向回去。这种事情他见多了,不过令他感到意外的是不远处就有一个民警执勤的岗亭,他迷路的话过去问问不就得了。想到这他不由得多看了这人两眼。

这一看不要紧,伍子的眼珠子差点瞪出来。在这人身体的左边,赫然铺着一张破报纸,上面放着一件占满泥巴的瓷器。伍子的头嗡一下大了几圈,这人该不会是卖古董的吧?他压制住略显澎湃的心情,往老人这边靠近。当然注意力始终没离开那张报纸。走进了他才发现,这报纸上不止有一件脏兮兮的瓷器,上面还摆着几枚铜板。伍子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这人就是卖古董的。

太阳有气无力地放出最后一丝光亮,终于沉进昏暗的地平线。这时候路灯还没有亮起来,充满汽车尾气的街道混沌不堪,堪称城市中最昏暗的一段时间。

“这位老乡,你在这等人吗?”伍子故意跟这人打岔,让那人自己把目的说出来。自己问和他自己说性质完全不同,这关系到主动和被动的问题。伍子经常在地摊上淘宝,这点“斗争经验”还是总结了不少。

蓝衣服的老人把头从四肢的掩护下抬起来。伍子看到的是一张布满沧桑的脸。这张脸他似曾相识,自己的老父亲不就这样吗。潜移默化之中伍子对这位农民工打扮的人产生了一种亲近的感觉。

“我不是等人,我是想卖东西。”这人吞吞吐吐说道,好像他从来没做过买卖似的,一边说话一边还露初很难为情的神态。

“这东西我能看看吗?要是我喜欢的话,说不定就买下来。”伍子征求这人的意见。

那人点点头,伸手把报纸上的几枚铜板递过去。伍子借过来略微看了几眼,这几个铜板都是圆钱方孔,上面无一例外刻着四个大字:乾隆通宝。铜板上沾满铜锈和泥巴,好像刚从土里刨出来似的,品相都不是很好,不过伍子可以肯定,这都是真东西。乾隆皇帝在位时间六十年,这么多年里铸造出来的铜币不可胜数,所以乾隆年间的铜板在收藏市场上比比皆是,价值不高。不过伍子并不在意这些,他现在开着古玩店,收回去摆在柜台上充充门面也好。

“我老家是内蒙赤峰人,在天津静海的建筑工地做小工,昨天晚上工地上挖地基的时候,挖出一个古墓,里面盆盆罐罐啊、铜板首饰啊什么的挖出来不少。工友们一见这个,疯了似的混抢起来,当时又是晚上,没有工头管理,不大一会儿工夫东西就被抢完了。我呀年纪太大,挤不进去,这不,只捡来一个瓷瓶和这么几枚铜钱,那瓷瓶还是别人不要遗留下来的,大伙只奔着金银首饰和铜钱下手,我就把这个瓷瓶捡了。也不知道值不值几个钱。”老人在伍子观看铜钱的空挡,道出了这几样东西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