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金银花(1 / 1)

丁梨花微微张了张嘴,她们都起这么早的吗?山林外围的蘑菇被采摘干净了,丁梨花倒是没有多想,但是越往山林深处走,丁梨花就越是吃惊。因为一路走来,除了杂乱的脚印,她连蘑菇的影子都没有见到一个。这……这再往前面走,就快要到森林了,森林深处常有野兽出没的,她没带防身工具,也不敢进去那里,原本她就打算在这山林外围捡捡蘑菇就算了,可是眼下到了这里才发现,这山林外围哪还有什么蘑菇啊。没有了,啥都没有了。也不能再往前边儿走了,前边儿就是森林了。哎……娘亲果然没有说的太夸张,丁梨花如今算是信了。没办法,一株蘑菇都没有发现,只能原路返回,打道回府了。走累了的丁梨花坐在一块石头上喝了点儿水,擦擦嘴站起身来准备往家赶的时候,忽然眼角的余光,瞅见了草丛里面被埋没的一株黄花。这花看着有些眼熟啊。丁梨花放下手里的篮子,蹲了过去,伸手拨开了那一片草丛。大清早的草丛上全是露水,这么伸手一拨,茉莉花的袖子瞬间湿了一片。“这是金银花啊!”丁梨花欣喜的喊了一声。拨开那片草丛之后,底下大片大片的金银花就露在了丁梨花的眼前。有这么一瞬间,丁梨花感觉自己像是捡到了宝,可是转眼又一想,这只是普通的一种草药罢了,算什么捡到宝呀。不过呢,上山一趟,总比什么都弄不着的好。既然见到了,哪还有不带回去的道理。所以此次上山,虽然连蘑菇的影子都没有见到,但是回家的时候却收获了满满一篮子的金银花。丁梨花是将那些金银花整株挖出来的,准备拿回家,在家附近栽植。这次上山带的干粮,丁梨花也没来得及吃,反正回家的时候才刚刚中午,正好能赶上家里吃午饭。回到家的时候,丁梨花远远就看见自家娘亲蹲在门口,但那里不知道弄什么。走近了之后才发现,娘亲居然又在弄那个什么简易炉子。“咱不是有一个了吗?怎么又弄一个呀?”“唉?这么快就回来了?先前那个早不行了,下了好几天的大雨都给冲垮了,娘亲现在重新弄一个。哦,对了,你采到蘑菇了吗?”李氏一边弄着炉子,一边抬头,似笑非笑地询问她。“嘿嘿,娘亲英明。”丁梨花干笑了一声,将手里的篮子放到了地上先开,盖在上面的一块布给李氏看里面的东西。“没采到蘑菇,但是采到花了?”李氏看了一眼篮子里面,又笑着继续弄自己的炉子。“娘,你不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娘亲居然不认识金银花,这一点丁梨花倒是挺吃惊的。她还以为这么常见的中草药,应该所有人都认识的才对呢。“这种花,娘以前在山上也见到过,挺好看的,但是娘也不知道这个叫啥名字。”李氏回答。“这个是中药啊,晒干了可以泡茶喝的,娘不知道吗?”“这个我还是头一次听说,梨花,你是从哪听来的?靠谱吗?这好看的花据说都是有毒的,你可别乱吃东西啊,以前闹饥荒的时候,很多人在山里面乱吃东西,结果很多人都中毒了呢,你可不能乱吃东西,听见没有啊?”自家闺女认识中草药,李氏怎么不知道?所以他还以为是从谁那里道听途说来的,生怕这个消息来的不靠谱,怕自家闺女乱吃东西,所以认真的叮嘱道。“这……这不是乱吃东西,这真的是中药,清热解毒的一种花。”丁梨花拿起一株金银花来,还想再解释两句。“那你说你是怎么认识这个的?是谁告诉你的?”李氏停下手里的动作,抬头问她。“是……是刘大夫告诉我的。”情急之下,丁梨花撒谎了。“刘大夫说的?那行吧,既然是刘大夫说的,那娘亲也不多问了。”李氏一听是刘大夫说的,当下就没有二话了,继续低头弄自己的炉子。但是一旁站着的丁梨花却心虚的很,纸是包不住火的谎言总有一天会穿帮,那自己到时候该怎么跟娘亲解释啊。唉……愁死人了。这些事情留到以后去解释吧,这些金银花已经从土里挖出来一段时间了,还是早点移植到土里才能保证存活率。小山跑出来,帮着丁梨花一起去栽花,姐弟两个忙活完了之后,李氏的炉子也已经弄好了。丁梨花刚想问今天中午吃什么的时候,娘亲却率先开口了。“昨天买的茄子没有了,但是娘亲在附近采了一些野菜,咱家还有肉,今天中午吃野菜炒肉吧。”“行。”姐弟两个一起点头应下。午饭的时候,娘亲提起了这大雨过后,地里该种庄稼了。趁着土壤还是湿润的,种庄稼的时候不需要浇水,很能节省人力。丁梨花点头同意,确实该种庄稼了,分家分过来的这一亩地还是闲地,因为地理位置不太好,土壤也不够肥沃,长不了什么太好的庄稼,所以这块地一般是用来种一些抗旱的农作物。抗旱的农作物,也就谷子高粱和玉米这些,今年,大概种在这块地里的,也不例外吧。“娘,咱能不能从这一亩地里面划出来一小块地,作为菜园,以后自己在家种菜吃呀。”丁梨花想了想,还是觉得自己家有一块菜园的话更加方便一点。“当然能啦,娘也是这么想的,就算没有好太重咱去山上弄点儿野菜种子,种起来也是好的,至少能吃呀。”李氏点头。意见达成一致,吃完了饭之后,娘亲就去找地方买粮食种子了,说是去村里面看看,有没有谁家的种子吃多出来的,可以买一些。但是丁梨花却觉得这样做不太靠谱,去村里买种子,真不如自己去镇上买,毕竟村里的人都是乡里乡亲的,互相都认识,就是讲价也不好讲呀。但是她没有说出来,毕竟是娘亲的决定。娘亲种了那么多年的地了,总比自己明白一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