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饮马黄河(2 / 2)

“大帅放心吧!”

秦霄拍着胸脯:“左威衞这些日子操练休养下来,可谓是兵强马壮,正是用武的时候。我带兵渡河,先行开道,巡哨河北,确保筑城期间万无一失!”

“嗯,有你这句话,老夫就像是吃了定心丸一般的放心。”

张仁愿宽慰的笑道:“你我二人,一老一少现在分个工。看下地图,这裏……诺真水,看到没有?秦老弟带上左威衞,当一回朔方军前锋游弋使,在这裏驻扎巡警。突厥人要来闹事,这裏是必经之路,以你现在在军中的威望,和上次在突厥人心中留下的印象,我相信他们都不敢前来寻衅了。老夫就领着右威衞和民夫徭役,在黄河以北八百里防线上,筑建受降城搭建烽火台!”

“行,就这么定了!”

秦霄一击掌,感觉浑身骨头发痒:“说实话,我倒还真想那厥特勒再来挑衅一回,跟我狠狠的干一架分个高低!”

张仁愿哈哈大笑:“秦老弟,厥特勒当初可是被传的邪乎邪乎的,甚至有人说他是金刚下凡,三头六臂,没想到一遇到老弟,就变成了夹着尾巴的土狗,哈哈!你们都还年轻,肯定还会在疆场上相遇的。我们这些老骨头,可是拼不过你们年轻人喽!”

“哈哈,大帅若是年轻个二三十岁,我和厥特勒加起来都不是你对手了!”

秦霄心情一好,就狠狠的拍了一下张仁愿的马屁,然后说道:“稍后我就差刑长风带那些兄弟们出去,到阴山之北探探消息,看看突厥人到底在干什么。大帅自行做准备,我明天先率左威衞渡河,在前清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大帅护航!”

张仁愿郎声大笑,一把拍上秦霄的肩头:“老弟,你就别往我脸上贴金了。就是三五个年轻的张仁愿合在一起,也未必就能打的过现在的秦霄——你我就这么商议定了吧,明天你先出发,我略做准备,征集一些附近州县的徭役民夫后,大概三五天就能出发。”

秦霄出了帅帐,走出没几步,那个宣旨的太监走到秦霄面前长揖一礼:“大将军,临行之时,楚王殿下让我捎一句话来。”

“哦?”

秦霄疑惑道:“捎什么话来了?”

那个太监笑着说道:“楚王殿下说‘转告秦大将军,说本王既当爹,也当干爹了。一个干儿子,一个干女儿,都取了好名儿。’”秦霄顿时心头一阵大喜,就差跳了起来,朝前快步走去,挥舞着拳头:“哦耶!生了!生了!”

墨衣等人接到秦霄,看到他欣喜若狂的不停喊着“生了”,都明白过来肯定是李仙惠和上官婉儿生下了麟儿,纷纷上前来道喜。

秦霄喜不自胜的跳着喊道:“老子当爹啦!——墨衣,快,将我打的兔子皮和狼皮送去给工匠,让他多做几件孩童皮裘和披风围脖,哈哈。回家后我要拿去做见面礼的!”

墨衣欢喜的点头,这就出去了。刑长风和郭子仪跟着秦霄大笑,恭贺道:“恭喜大将军,喜得后嗣和千金!”

秦霄不停的搓着手,“恨不能现在就插上翅膀飞回江南,抱着自己的儿子和女儿狂亲一阵。从离开江南到现在,都过了大半年了,对家的思念还真是与日俱增。哎呀,我那宝贝儿子和女儿,什么时候会学会叫爹呢?”

欢喜了一阵,秦霄将刑长风拉了过来,对他说道:“皇帝的旨意已经下来了,同意北筑受降城。明天我就率领左威衞上前清道。你带着兄弟们先走一步在前探探消息,翻过阴山去弄清楚突厥人的动向。”

刑长风正色一抱拳:“大将军放心。包在长风和兄弟们身上!”

秦霄拍着刑长风的肩头:“长风,其实这次灵武大捷,你和特种营的兄弟们才是当记首功的大功臣。若不是有你提供的最新最准的突厥大军的消息,又将他们捅成瞎眼狼,这仗打起来肯定要困难许多。回朝之后,我会禀明朝廷为你们请功的,让你们这些幕后英雄,得到应有的表彰。”

刑长风微微的笑了笑:“大将军,我们这些兄弟跟着大将军,求的不是虚名利禄,而是一个实在。有布受有表彰,都不重要了,能和大将军同生共死的并肩作战一场,已是莫大的殊荣。长风现在去稍做准备,稍后就带着兄弟们出发。”

秦霄欣慰的点头,伸出一只手来,刑长风一掌握上去:“好兄弟,辛苦你了!保重!”

刑长风自信满满的点头说道:“大将军放心!长风去也!”

秦霄看着刑长风的背影,腰挎名剑纯均,背上背着一柄特种长刀。这个汉子,现在已经是刀剑双绝,浑身侠气凛然,一个不折不扣的特种营大教头。有他办事,秦霄真是放一万个心。

郭子仪替秦霄倒了一杯茶,欢喜说道:“大将军,朝廷终于准啦,这些日子以来,真是等的有够窝心!师娘们都生了哦,也不知道是儿子大,还是女儿大,呵呵,回去以后,肯定都能叫爹爹了,子仪也多了一对好弟妹。”

秦霄坐了下来,喝了一口茶说道:“子仪,上次你跟着我上了西北,耽误了你应武举,真是遗憾了!明年的武举比试,一定要让你参加,好歹夺个武状元回来。我们师徒二人,都当上武状元,多气派呀!”

郭子仪嘿嘿的笑了起来:“听说今年的武举,全是水分做假了。兵部没了唐休堤,由韦家的人操持着,尽乱点一些自己的亲信门生名列三甲,现在这种武状元不当也罢。要当么,就当实至名归的。哪年朝廷的武举恢复正常了,子仪就去应举,一定不让师父失望!”

第二天清晨,左威衞大军集结完毕,拔寨而起,向北方大戈壁挺进。

帅旗使罗羽枫也恢复了健康,无比自豪的掣着帅旗跟在秦霄身边,黄龙负图的秦字大旗,飘扬在那一片屠杀过突厥人的大戈壁上。

烈日当空,黄沙滚滚,三万多名久经沙场考验的将士,全然无畏的快速向黄河推进。刑长风连连派人回报军情,加上斥候打探的消息,整个大戈壁到黄河沿岸,连一个突厥人的影子也没有。左威衞一路畅通无阻的到了黄河边,看到奔腾东逝的黄河之水。

秦霄带着李向导,找了几处地势适宜之处,下令搭起八座大浮桥。左威衞的将士们干劲冲天,马上动手准备。数万人一起开动,黄河南岸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秦霄骑在马上,远眺河岸之北。裹着湿气的河风吹来,一股豪情洋溢在心头。

昨天踏破贺兰山阙,今日挥兵饮马黄河。男人能活到这份上,也算是不枉此生了。朝中的那些王公大臣们,真该到这种地方来看看。只有亲眼看到了边疆将士们的热血和辛劳,你们才会明白,军人,才是国家的脊梁!

一阵阵呐喊声中,三万好男儿,在正值汛期磅礴汹涌的黄河上,鬼斧神工一般的搭建起了八座大浮桥。

大唐西北军事最具有战略意义的北筑受降城大计,迈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