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仁至义尽(1 / 2)

盛唐风月 府天 1703 字 4个月前

宇文统既然表达了那样的“诚意”,杜士仪在鄂州茶引司的事情上,自然投桃报李,人选也好,其他也好,全都按照宇文统的意思遴选安排,只在下头的吏员之中,安插了一个他从成都带来的,自己曾经在成都令任上用了将近两年的老令史。从鄂州启程之前,他把人叫到面前面授机宜时,却只郑重其事交待了一件事。

“水至清则无鱼,更何况人都是宇文使君安排,清廉也好刚直也罢,我全都无法预料。留着你只为一件事,记录。我不要你相争相抗,夺权揽总,只要你事无巨细把所见所闻一一记录下来,每旬经由云山茶行送到我手里即可。”见那老令史面露异色,旋即连忙答应,他又补充道,“另外就是,留心人才。茶引司所用,无论是流内流外,乃至于那些杂役甚至其他,只要你觉得是可用的可信的,都可以一律举荐给我。”

“杜侍御放心,这些事我一定会办好。”

“只要你能够做好这些,你在流外多年,勤恳不贪,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自会为你谋一个养老之地。”

这种承诺对于流外的胥吏来说,远远胜过财物,那老令史自然千恩万谢,越发承诺会按照杜士仪的安排行事。而这一次,杜士仪也无意再见鄂州茶商,和宇文统登过一次吴王楼便匆匆再次启程,这次却是从陆路前往黄州。离开鄂州的那一日午后,在一处官道旁安设的茶摊休息时,他只喝了一口老汉殷勤送上来的茶水,他就不禁眉头大皱。

竟然是加了盐的!

他喝不惯,但纵观在此停下的赶路人,却多半对这一碗微微透着咸味的茶水很中意,不少与那老汉熟识的,甚至还嚷嚷着称赞他调味茶汤的手艺越来越高明了。听到这话的他和王容交换了一个眼神,却只见彼此都露出了一个苦笑。

“人各有所好,不能强求。”说到这裏,杜士仪若有所思地摩挲着下巴,这才看着王容道,“此前鄂州鱼庄中人,竟然也知道我那本茶经。按理说一本书要传抄到距离成都数千里之遥的鄂州,不会这么快,这应决计离不开你的推广之力吧?”

“若无司马宗主,杜郎书定然不会推广至天下,更胜经卷;而若无颜氏子弟以及千宝阁,杜郎墨和端砚也不会成为文人墨客的案上佳品;如今饮茶之风虽日渐盛行,可终究尚不曾完全走入平民百姓家,若不借用名人效应,你这茶引司若是停滞不前,捣腾这么一出的你就该哭了!”

王容说得风趣幽默,见杜士仪哈哈大笑,她就似笑非笑地说道,“不但是你,此前写信给尊师和玉真观主的时候,我还请她们多多推介茶叶,如此两京盛行,天下自然效仿者更多!什么时候文人墨客诗赋答和的时候全都不忘提一个茶字,这茶叶也就能真正风靡天下了!”

“说到这个,我倒是从一本古书上看到,除了我在茶经上提到过的茶叶制法,还有另一种制茶法,制成的茶叶是红色……”

凭借变态的记忆力,把自己依稀记得的红茶发酵法对王容一说,他就只见王容登时眼眸发亮。平生嗜茶的她轻声重复着杜士仪所说的那道发酵工序,又念叨着红茶这两个字,最终笑了起来:“你的主意向来层出不穷,我一定要试试!对了,此前那封信和宇文使君的请托,你就打算当不知道?”

“装聋作哑只怕不行,至于听他们的,当那把尖刀就更加不行。”杜士仪想到这困扰了自己两天的问题,以及昨天晚上的决定,他不禁深深吸了一口气,一字一句地说道,“不管怎么说,宇文融也曾经是和我同乘过一条船,更听从我的引荐重用了郭荃,也帮过我大大小小好几个忙。他如今看似风光无限,实则这些年也不知道招了多少记恨。于公于私,我都应该提醒他一声。至于他听或不听,那就是他的取舍,我尽到了自己应该做的责任,也问心无愧了!”

“杜郎竟是打算提醒他?”

王容一时不禁失声惊呼,那稍稍大了几分的声音立时引来了四周瞩目。所幸他们周围几桌都是自己人,旁人见两个年轻男子说话,瞥了一眼也就过去了,倒是裴宁有些莫名地端详了两人一番,咀嚼着王容这句话,心中登时豁然开朗,冷峻的脸上反而浮现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而当他看到卢聪鬼鬼祟祟往那边瞧看的时候,他不禁皱了皱眉。

这些天似乎老看见卢聪打量王容,是识破了她的女扮男装?

“卢郎君。”裴宁先叫了一声,见人没反应,他就提高声音又叫了一声,直到卢聪打了个激灵方才回过神,他便淡淡地问道,“你为何老是悄悄打量杨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