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手可摘星辰(十七)(1 / 1)

盛唐破晓 尘都乞儿 1172 字 2023-01-06

权策的桌案上,摆着三份文牍。分别来自狄仁杰、黄选和无字碑,都是关于安乐公主遇刺一案。“主人,她想做什么?”姚佾皱着秀气的眉头,觉得很是费解,令她纠结的,自然不会是无字碑的探报,也不是黄选提供的线索证据,而是狄仁杰的选择题。权策端起茶杯,却没有饮下,氤氲茶香之中,闭目思索。李裹儿笃定狄仁杰会力保相王李旦,避免李氏皇族再度内斗,才给出了不求深便求广的选项,要大规模牵连处置将作监和冬官衙门的绿袍执事官。如此来看,后者便是她的真实目的,前者只是她胁迫狄仁杰就范的筹码。问题来了,将作监和冬官衙门的绿袍官,是众所周知的苦差事,仅次于都水监和司农寺,他们如何得罪了李裹儿,值得她大张旗鼓地出手收拾?狄仁杰密信上说的平息愤怒,维护体面之类的说辞,太过肤浅,并不能让权策相信。看狄仁杰的口气,拿捏不定之余,也有进退维谷的尴尬。他如果顺应了李裹儿,则有枉法之嫌,而且罗织罪名,构陷官员,与酷吏无异,势必引人诟病,但若是不顺着李裹儿,他表面中立实则倾向李氏的立场,便会遭到质疑,身边聚集的一批中立派系清流官员,难保不会离心。在权策这里,还有另外一层制约。明面上的查案不去说它,谢瑶环的梅花内卫已经向武后禀报了李裹儿遇刺案的内幕,将罪过线索都引向了相王李旦,狄仁杰能不能查出真相,武后并不在意,但如果他的查案方向大转弯,与武后掌握的消息严重相悖,那么势必引来她的强烈关注,狄仁杰也将陷入险境。“不知道”权策深皱着眉头,长长吐出一口气,颇感李裹儿这莫名其妙的一着,难以揣度,更难以应付。姚佾上前来,将他的头搂在怀中,为他揉按,轻声建议道,“既是不晓得她的意图,不妨就设法改变一下局势,让李裹儿的谋算,失去条件”权策睁开眼睛,抿了抿嘴,“不弄清楚她的意图,贸然行事,极有可能起到反作用,而且……”“……狄仁杰才归心未久,若不能妥当处置此事,难免产生动摇,甚至却步,不利于日后梳拢人心,虽只是小小一案,政治代价,可能会极为高昂”姚佾将细嫩的脸颊贴在他的头上,蹭了蹭,“那要不,便用个拖字诀,暂时不对狄仁杰的请示表态,静观其变,查探清楚李裹儿的意图后,再后发制人?”权策沉吟下来,举棋不定。姚佾见状,将这三份信件都收了起来,提起另外一桩消息,“鸿胪寺卿甘元柬很不安分,在神都朝官中间散播谣言……”“哦?呵呵,除了我嫉贤妒能,不想看他立功之外,有新鲜的么?”权策索性将方才的为难事丢在一边,随意地问道。“他说你是刻意逼反论钦陵,是为了让南衙军卫中的嫡系,李璟和武秉德等人出战立功,为了私利,不惜牺牲边民平静生活,置大周天朝利益于不顾”姚佾噘着嘴巴说,对甘元柬很是愤恨。“哼哼,他想得太天真了,即便论钦陵真的反叛,我在南衙军卫的嫡系,也不会得到出征的机会,陛下可还盯着我呢,我的新进士都还……”权策话说一半,戛然而止,他似是摸到了点什么。“主人,虽然谣言止于智者,但甘元柬这样传播无耻谰言,对主人的声名,大大有碍,不能不加以防范……”姚佾对甘元柬苍蝇一般嗡嗡乱叫深恶痛绝。“呵呵”权策伸手到背后,将姚佾揽到身前,抱在怀中,重重的亲了一口,“哈哈,甘元柬嘛,以牙还牙便是,不值当的动气……听话,将方才黄选和无字碑的信件拿出来”姚佾被他突然而来的欢喜和热情闹了个大红脸,听得他的吩咐,更是不明所以,手脚麻利的将方才收起的信件又摆了出来。权策细细看了,眯起了眼睛,黄选的讯问供状,无字碑的暗中探查,都趋于一致,将安乐公主府门匾坠落的线索引向李旦的,有个共同的关键节点人物。将作监右校署典事宇文惺。权策伸出手指,用指甲在这个名字下头,刻了一道深深的印痕。“就是你了”长安,成王府。李千里捋着胡须,哈哈大笑。“奸佞小儿,封爵上头贪得无厌,若不是本王洞烛其奸,亲自上阵,豁出老命将他拦下,怕是也让他得逞了去……现在,竟然又觊觎南衙,甘元柬也是个好样的,虽不像本王光明正大,但能在市井私下揭露权策的真面目,也是难能可贵”下首站着郁林侯李景荣,听得极为刺耳,小心地劝说道,“叔父,那甘元柬是武三思的门下走狗,恶行累累,此番散布消息,也是因为遭了权相爷训斥驱逐,采取的报复之举,居心叵测,不能与叔父仗义执言相提并论”“哎……景荣啊,莫要狭隘”李千里却不以为然,信心满满地训诫道,“武三思那厮以往固然不安好心,是我李氏大敌,但眼下他已然入了东宫,还将长子也引入了东宫,浪子回头金不换嘛,眼下,聚力为重,切莫再口无遮拦,伤了友军之心”李景荣哑口无言。“唔,这却是个天赐良机,只要坐实了权策小儿私心作祟,逼反蕃邦的罪行,定能将他拉下相位……呸,只是个外姓旁支,黄口小儿,有何能耐,高居庙堂?”李千里想到昨日满月礼,义阳公主一家风光无限,便恨得牙痒痒。华清宫几乎为权策那庶出女焕然一新,收取的礼物都是价值连城的,他自己只随大流,都不得不割了肉,赠送了一个金镶玉麒麟送福吊坠,心疼得紧。心疼过了,李千里又想到一事,满含期盼地问道,“景荣啊,你说陛下令我参与满月礼,可是有意鼓舞,让我与权策为敌?”“侄儿不知”李景荣心累不堪,难以答对。“唔,要不然,我便再上一本,将甘元柬私底下议论的,摆到明面上去?”李千里思忖着道,“以我如椽巨笔,想必能让权策喝上一壶……”“叔父,侄儿以为,稳妥起见,此时不宜妄动”李景荣隐晦地提醒他,你此时还是戴罪禁足之身。李千里眉眼一阴,不爱听这刺耳的话,“也罢,那便在暗中,助那甘元柬一臂之力”“景荣,你且去安排,在长安大造舆论,与神都的甘元柬相呼应”李景荣无奈应命而出。当晚,李景荣将消息透露给王之咸,征询行止意见。令他意外的是,他收到的指令竟然与李千里相差不多,甚至用词更严重。“大张旗鼓,官场民间并进,大肆宣扬,以李千里的名义进行,莫要沾染痕迹”(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