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说陈曦性格偏软,可以说陈曦不善阴谋,可以说陈曦有道德洁癖,但是陈曦某些信念也是绝对不容动摇的。
能走到这个位置,除了能力,智慧这些必须的因素,幸运和决心也是不可能缺少的东西,陈曦很温和,但这并不代表陈曦在某些方面就一定很好说话。
很不幸,南方世家在陈曦的评价之中,比北方世家更糟糕,所以该做的事情陈曦肯定会做,而且不会以其他人的意志转移。
这一点,李优,刘晔,鲁肃等人都是认同的,不同的地方在于由谁来处理,刘晔和贾诩是比较倾向于由李优来处理这件事的,鲁肃则是投了弃权,最后就剩陈曦反对。
很明显,当时整个文臣团体都知道李优处理的话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可所有人也都知道另一个事实,也就是如果谁能最有效率的解决这个问题,而且还能保证不留下隐患的话,肯定是李优,所以诸如刘晔等人直接选择了让李优快刀斩乱麻。
陈曦不同意,其实就一个原因,李优放出去,那就是血流成河的节奏,道德上现在摆正了心态的陈曦过不去。
问题是解决了,可这么干又是几十万人不见了,那可都是劳动力啊,我在北疆抓胡人的时候,都没有这么干过,对内这么干,你让我有何面目面对华夏百姓。
鉴于陈曦强烈反对,参谋团只能选择让陈曦拿出双方都能看过去的方案。
毕竟陈曦的目的是和他们一致的,所以陈曦强烈反对,又表示有其他方案可以处理,这群人也就不好一定要让李优去了。
毕竟李优去,结果实在是有些惨烈,哪怕肯定能粉饰过去,刘晔,鲁肃这种有良知的文臣,压力也是很大的,又不是所有人都和贾诩的心态一样,别人家的孩子死再多,关老子屁事……
然后陈曦就提议由周瑜执行,其他人都没开口,李优直接否决。
不是李优看不起周瑜,而是有些东西看的太重了,会迷失双眼的,就周瑜现在这个年龄哪怕是智略通天,也有着看不穿的东西。
荆楚对于周瑜来说太重要了,重要到周瑜绝对被蒙蔽了双眼,其原因太简单了,这是孙策的基业,是孙策霸业的起点。
如果这基业是周瑜的,那么周瑜发现自己输了,绝对会优雅的认输,然后毫不在意的放手,因为年仅二十五岁的周瑜有的是时间去建立新的功业。
对于这个时期的周瑜来说,这样的基业,这样的功勋,其意义更多是是用来彰显自身的能力,他的年龄年轻到足以承受失败,足够重建功勋。
在任何时期,年轻都是资本,而且是最大的资本。
可这是对于周瑜自己的一切来说,而不是对于为孙策看护一切的周瑜来说的。
前者是优雅的贵族,是洒脱任性的年轻智者,后者则完全是对于孙策的看护之心,以及责任心。
所以才有了后面这一出,而李优的猜测也是真的,周瑜出现了明显的犹豫。
说实话,现在这个局面根本没有任何犹豫的价值,大局势就是这件事必须要做。
连周瑜都知道此事无可避免,甚至就算没有这一出,周瑜自己在之后也会做,可就算这样周瑜还会犹豫,准确的说,一个顶级智者根本不应该犯这种错误。
现在这个局面还用说吗?三方和谈是真的,刘备成功用非武统的方式统一了天下,汉室已经基本算是再一次完成了统一,除了免不了的某些动作,框架上已经完成了。
一个正常的国家的组成可以分为五部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军事实力作为维护巩固国家的重要力量,现在刘备已经基本拿到了大头,而剩下的那一部分,刘备也在缓缓地收拢。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在之后并不长的时间之内,刘备就会将整个汉室军权的九成以上,收拢到自己的手上。
第二项,也就是财政,国家财政影响着国家整体的局势,是军事和政治的纽带,也是社会整体的串联线,而这一点,陈曦将刘巴踢出中央,去搞煤铁司的时候,就已经彻底赢了。(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