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美国矿区异象(2 / 2)

神秘研究社 最后阵地 1372 字 6个月前

可是按照他工作八年来的经验,矿洞里的温度可从来没有这么高。

小镇几乎四季飘雪,每天都要穿棉衣,矿洞下边有地热,加上工作的时候劳动强度大,所以矿工的工作服都很单薄,工作的时候,对冷热的感觉不会太明显,可是现在……

“这裏温度相当不正常,一分钟前温度计上的数字是二十四,可是现在却变成二十四点八了,这证明矿洞里的温度在不断升高,我也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亨利队长,为了给工人们的安全负责,我建议必须停工,让我们地质小组留下来继续观察,如果你需要书面报告的话,回头我会马上写的。”罗比教授如是说,带着兴奋的神色。

对于地质专家来说,异常的地质变化,大概是他们最喜欢研究的事情吧。

到了傍晚,矿洞里的温度已经升到了摄氏六十九度,这样的温度跟白天的撒哈拉沙漠差不多,就算脱|光衣服都没人受得了。

那几个地质专家不得不离开矿洞,只留下研究仪器继续测试,打算等他们要的特殊隔热服装运来后,再继续研究。

亨利意识到事态严重,不断去追问罗比教授,可后者连一个可能性的假设,都说不出来,解决的办法更是一筹莫展。

要是让矿洞里的温度继续升高的话,等到煤矿燃烧起来,那整个矿区都会被烟火包围,所以亨利当机立断,命令手下关闭各个矿洞的通气管道,并且将矿洞出入口做封闭处理。

在美国这个传媒极端发达的国家,那些新闻记者们,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奇闻轶事。傍晚的时候,小镇上已经多出了几十名闻风而来的记者,小镇的招待所第一次客满;装不下的客人,只好投宿到了普通矿工或者矿区领班的家里。

地热持续升温,根据电子仪器的反应,现在矿洞里的温度已经达到了一百七十多度,罗比教授估计,按照这样的升温速度,明天早上矿洞里的温度,可能会热得超过岩浆。到时候地热渗透出地面,不断融化矿区的冰雪,接下来高山上的冰雪恐怕也……

只怕没过两天就会发生大雪崩,将整个小镇给埋葬在雪堆下边!

一时间,人心惶惶,不少矿工向亨利告假,带上家眷回他们老家,或者到其他地方逃难去了,他们可不想莫名其妙地死在这裏,工作没有了还可以再找,房子没有了还可以申请政府赔偿,但性命是万万不能拿来冒险的,那是享受生活的根本。

中国人有句俗语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美国人也有句俚语说:留下羽毛还可以再次飞翔(据说美国人经常用来安慰破产者)。

亨利急得团团转,却是无可奈何,一有时间就去安慰那些惶恐的矿工和其家属们,只可惜没什么效果,因为他连个好听的理由都说不出来。

本来以为一场灾难无可避免,可是在晚上七点的时候,罗比却发现仪器上的数值停了下来,随即去报告亨利。

亨利大喜过望,回头就将这个好消息转告给其他矿工们,留下来的矿工们终于松了口气,他们热爱他们的小镇,不到最后时刻,是舍不得离开的。

之后,矿洞里的温度就慢慢降了下去,电视台的记者们,见没有更有价值的新闻可以继续挖掘,都收拾东西走人了。

记者华斯走得比较晚,因为他投宿的那家矿工请他吃了晚饭;当他去取车时,他发现其他记者的车子全都不在了,自己是最后一个离开的记者。

也是因为华斯是最后一个离开,要不然他也不会拍到后边的惊人画面了。

华斯刚刚启动了引擎,掉转车头,忽然听见附近有人吃惊地大叫起来,接着陆续又传来其他人的叫声,不禁好奇回头一看,顿时呆住了。

北方的天空本来是黑漆漆一片,此时却有金红色的光华旗帜般在高空中飘荡变幻。

极光!

不对,极光的轮廓没有那么清晰,色彩也不会那么稳定,形状更不会那么生动,再说,还从来没人在美国地区见过极光呢。

曾经在曼哈顿唐人街做过长期采访的华斯,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My god! That‘s a Chinese Dragon!(不可思议,那是一条中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