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手的动机真是喊出了我的心声,为什么其它地方的人行我们就不行。
换个主体,这样的心声也很强烈的体现在华文推理界,日系欧美系无论本格派社会派冷硬派都可以如入无人之境地纵横于世界,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其中不乏精品。
而华文推理的创作却为何屡屡遭到忽视?据我所知的台湾本土推理发展,《错置体》、《魔法妄想症》、《网络凶邻》等受到两岸读者好评。但总体平均一年的长篇出版量依旧在个位数。内地的本土推理发展,亦有《盲人与狗》、《谋杀ABC计划》、《13区》、《你问我答》等长中短篇的杰作出现。
可是出版社却不予赏识,更有所谓的出版界“专业人士”对本土推理不屑一顾……期待何时在世界上华人的各种通俗文化作品也可以受到肯定与重视。
有些扯远了,还是转回到第六集本身。
应当说最后揭示的动机引起的共鸣使这部作品加分不少。
这一集的凶手的设定或许会让不少刚刚接触推理的读者大感意外,不过我根据凶手定律在第三章 左右就查知了凶手的身分。(没有倚老卖老的意思哦。其实只要看一遍金田一少年就可以练出来了。)在这点上作者的算盘可没打成功。
本集发生的事件只有三件:动漫祭连续杀人事件、“金田一”与“拉克丝”的暧昧事件、选美大赛事件。
在看到这集之前就听到作者介绍就想,哇塞!这么多动漫人物一齐上场,名义上是动漫祭的剧情,实际上就是想安排一场人物大乱斗吗!果然,看看,主角不就和“拉克丝”差点谈上恋爱了吗!还有“金田一”与“工藤新一”的梦幻大对决,连第一次杀人事件发生时的场景都是动漫中的。
但其实这一切安排设计,有很多处并不是单纯为了让人浮想联翩而设计的,而是为了诡计的部分精心打造潜藏其中的,让人陶醉于动漫世界时,一不小心就在最后真相部分发觉自己被作者从背后捅了一刀——原来这个和那个的设计竟然如此被凶手利用!
可以说,这次作者成功地加入了整体性的“红绯鱼”(注)(就是误导读者的意思——作者:重要的是好吃吗?)。
这是前面几集完全没有出现过的,那种弥漫在空气中对于凶手身分的疑惑,还有对于动漫角色与真实人物之间那个裂痕的巧妙利用,很好地转移了视线。
可惜的是,这个视线的转移并没有缺省很有说服力的怀疑对象(又是龙套感惹的祸),导致最终又绕回了那个人。社团中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只是提及,却没有大做文章 。
诡计部分有三处,两处是小型的心理诡计,一处是足迹类的密室诡计。
第一处看似“不可能”的情况,其实看穿了凶手的身分实在是简单。可是我猜到了凶手也没料到是如此的心理诡计,叹服一下。
第二处凶手的手段非常惊险,太容易出意外了,不过预先留了后招,算是比较圆满的诡计。巧妙利用人先入为主的心理,制造出自己的不在场证明。这次我可没有栽跟头,在凶案发生后马上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以上两个诡计实施容易,逻辑合理,要给予加分……
第三个密室诡计很有作弊的嫌疑,在我心裏就是变形一下的“密道方法”。不过作者在文中提及了那个很敏感的地方,读者应该可以很公平地发现这个诡计的全部方法。这个密室包装得很华丽,和“影分身”都扯上关系,但解答出来却感觉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