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年轻专家的鉴定活儿(1 / 2)

神眼 骨妖 1937 字 2022-12-11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在古玩行里,有一种说法叫“古玩不打假”,这是老一辈的说法,也是所谓内行们一直传下来的所谓规矩,究竟是谁最早说了这句话,已经无法考察了。

这话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说古玩交易讲得是眼力、是智慧、是你的判断,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之后,不管东西是真是假,卖家都不会再负责了,更是不会退货。

也正因为这个所谓的规矩,导致了很多人存着侥幸心理,开始了大量制作赝品的生意,反正骗了人也不用负责,只要能够成功交易一笔,那就够吃好些年的了,这笔什么买卖都划算。

更有一些人受了别人的骗,买了假东西,却因为不愿意吃亏,不愿意自己受委屈,就想方设法把自己手里的赝品通过各种手段再处理了,这就是古玩行里赝品流通的最基本的两种形式了。

但其实很多人都是有误解的!

做一个精明的现代消费者,就应该做好索赔的准备。

买错了物件怎么办?有人认为古玩圈玩的就是“估玩”,考的是鉴别的眼力。东西买错了就自认倒霉。甚至有人列举历史上个别名人造假贩假的事例,试图说明古玩收藏造假贩假存在的合理性,使不少人对古玩行制假贩假的行为熟视无睹。

其实不然。古玩行不是不打假。买错东西对任何人都是痛。这种痛对追逐猎奇收藏的人来说不仅只是意味金钱的损失,这种痛曾使知名收藏家丧失名誉,丢尽颜面,落下心病,最后抑郁而终。这种痛也曾使无数兴致勃勃的爱好者初涉门槛就被灭杀兴致。

作为制假贩假的受害者,古玩收藏界对任何制假贩假的行为都深恶痛绝。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这些制假贩假的行为在古玩行业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呢?除了利益的驱动,使制假贩假延续不绝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消费者姑息纵容。

过去的岁月里。行家们买货走了眼是羞于颜面,归咎于术业不精,不敢张扬,秘而不宣,自动放弃了追究赔偿的权利。当今社会,我国的明确规定,在买卖过程中。只要经营者提供虚假不诚实的陈述、允诺,以欺瞒手段,造成了购买人的经济损失,购买了假货赝品,购买人就有索赔的权利。

注意!古玩行也没有例外。

所以,对恶意欺骗行为就应该积极采取索赔行动。一方面是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净化市场行为出一份力量,让蓄意坑蒙欺骗不诚实者有所顾忌,无地容身。因此,购买者在交易完成之后,要索取注明相关承诺内容的交易凭证。国营文物店等经营单位通常有古籍文物销售统一发票给顾客。私人间的交易如果销售人曾作出承诺,稳重起见就应该向其取得相应承诺的凭据或交易记录以备日后不测之需。

华夏之宝这个节目其实说白了,就是要引导收藏者合理收藏。普及收藏知识的节目。

张天元刚才的几次表现,尤其是对那个龙山黑陶的判断,让外面等待的那些持宝人看到了之后,很是振奋啊。

那个持宝人出去之后把自己的事儿就给别的持宝人说了。

“那个年轻的专家厉害啊,一眼就看出我这东西是真的,还说了,要是不信,他可以出高价买下来。”

就这么一句话。直接给张天元招来了很多生意,本来张天元主要负责的是玉器的鉴定,结果接下来的持宝人进来之后,第一个先找的居然就是张天元了。

“张老师!我这幅画您给看看,是不是唐伯虎的真迹?”

张天元之前之所以鉴定那陶瓷和杂项物件,那是因为马雍和君如海让他鉴定的,不过现在。他可不能随便抢了别人的生意啊,那不就成了越俎代庖了吗?

他指了指张儒生道:“对不起这位姑娘,我的专长是玉器鉴定,那位张老师才是书画鉴定的大师。比我厉害多了。”

张儒生本来脸色有点不太好看,听张天元这么一说,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年轻人不骄不躁,这绝对是很难得的特质。

当然,张天元没有看那画的原因还有另外一点,那就是他不太相信那画是真的。

唐伯虎的画?真是那么容易弄到手的吗?

果不其然,张儒生只是看了一眼,就判断出那东西是假的了,名人字画比陶瓷的鉴定要容易一些,毕竟一个人的画风和水平不可能有太大的变化,所以只要你摸透了,判断起来就容易多了。

那个女的看起来并不是很失望,大概自己都没多少信心保证那画是真的吧。

接下来一个持宝人,手里捧着一个木制的盒子,盒子里装着一个玉雕。

这是个四十多岁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中年人,看起来像是中学教授。